第27部分 (第4/4頁)
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則勝過千軍萬馬。趙頊頻頻點頭,連聲說好。
韓琦一開口就奏效了,他自信已經摸準了皇上的脈搏,便接著稟奏:
“西夏乃西北偏遠未馴之部族,自仁宗寶元年(1038年)李元吳建國稱帝以來,效法我朝朝制,以提高君權之威,發揚剽悍之俗,以助長征戰之風。十餘年內,攻環州、寇慶州、擾府州、攻佔湟水流域,吞併肅州、瓜州、沙州,佔據蘭州,稱雄於西北。朝廷屢屢恩遇寬宥,彼仍恃力不悔,遂遭天誅,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被其部下刺殺。其子趙諒祚即位後,在大將漫咩的支援下,為鞏固其地位權力,進與我朝定約友好,並下令停止使用蕃禮,改行漢禮,故十多年來,邊境稍為安寧。前年,西夏拱化五年(1067年),趙諒祚病故,其子秉常即位,時年僅七歲,其母梁太后攝政,其舅梁乙埋任國相,他們上臺伊始,就公開改變趙諒祚宋、夏友好的國策,廢止漢禮,恢復蕃禮。在其國內大肆宣揚其祖父李元吳於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攻佔三川口、慶曆元年(1041年)攻佔好水川、慶曆二年(1042年)攻佔定川寨的所謂三大戰績。在東臨黃河、西盡玉門關、南迄蕭關、北抵大漠的範圍內,猖狂地進行戰爭準備。並派出小股兵馬在我熙河路、環慶路地區騷擾搶掠,氣焰囂張,咄咄逼人,大規模戰事隨時都可能發生”
邊境戰爭的陰影,使年輕的皇帝趙頊緊張起來。他雖然不懂打仗,但貧弱朝廷的帝王對戰爭有著天生的恐懼,何況他尚忍受著前朝戰敗後割地賠款的痛苦。
老謀深算的韓琦覺得此刻該向皇上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