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頁)
北方刷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你面對平靜的大海,你可以感受到的是平靜中的深沉,這種深沉應該喚起的是你對感情的又一種形式的體驗——簡單的相伴。在這簡單相伴的平靜下面是愛的深沉,正是這種深沉能使愛趨於永恆的境界。所以,能夠“簡單相伴”一起走完人生里程的相愛者才能享受到永恆的愛。
但“簡單相伴”卻並不簡單。
在這“簡單”中,蘊含著責任和義務。但有多少人明瞭這愛的責任和義務呢?又有多少人在認真和心甘情願地履行這責任和義務呢?
愛不是一席浪漫的燭光晚餐,只需在短暫的時光中扮演激情和浪漫的角色;愛情是相攜一生的漫步,需要你在漫長的行程中始終如一地履行伴侶的職責。
其實,責任和義務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每種角色中,而並非唯有愛情才需要。
就拿中學生來說,理想中的大學是不會因為你的日思夜想而讓你跨入的,你只有為此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如願以償。而進入了大學,如果不再繼續付出努力,那你不但拿不到大學學位,也學不到必備的本領。那麼以後進入社會呢?理想的職務,不會虛位以待你的到來,你要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在自己的實力被證明時,才有機會獲得這個職位,而且即使你得到了這個職務,也絕不能高枕無憂,你只有努力地工作、創造性地工作,才能繼續在這個職位上工作或者得到進一步發展。社會生活是如此,那麼家庭生活不也同樣嗎?想一想我們每一個做子女的是否能迴避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呢?也不能。雖然現在的父母對於子女的要求甚至微乎其微到“常回家看看”,但你不還是要盡一份兒女的責任?哪怕只是回家看看。
那麼,愛情呢?愛情難道就可以迴避責任和義務嗎?
現在有些人,往往就是面對愛情需要承擔的義務和責任而不以為然,甚至作為一種難以接受的沉重負擔,有的人就是在這種沉重的心態下放棄了愛、背叛了愛、扭曲了愛。人們都希望愛情的小巢是一個幸福的港灣,那麼,這個幸福的港灣又由誰來建設呢?人們都想到家是心靈歸宿的地方,那麼,這種歸宿感又由誰來營造呢?我想,答案是清楚的,只有兩個人共同承擔起愛的責任和義務,共同建設和營造愛的家,才會有幸福的港灣、寧靜的歸宿其實,完全不應把承擔責任和義務當作一種沉重的負擔而試圖迴避,應該看到,一個人在承擔責任的同時,也獲得了享受幸福的權力,一個人在履行義務的同時,也會有一種被需要的滿足感。
法國有位作家安德烈.莫洛亞,他曾對愛情有過這樣的論述:“人類愛情的奇蹟,就在於人能在單純的本能和慾念的基礎上,修築起細微複雜的感情大廈。”多麼美妙的比喻,愛情這一細微複雜的感情大廈,是需要你一磚一瓦地去悉心構建的,你必須盡你“建築師”的責任和義務,你是為自己所愛的人,是在為自己的生活建造幸福的大廈。一個有了這座幸福大廈的人,比起那些街頭的流浪漢,雖然可能少了一些隨意的自由,卻多了一份溫暖和快樂。
第三部分:愛的探討 到底什麼算是愛
愛在發展中永恆
當然,“簡單”不僅僅蘊含責任和義務,它還意味著一種持續性的發展。
保加利亞的倫理學家瓦西列夫有一段話,我覺得對愛情的闡述是很精闢和深刻的,他說:“要想始終保持‘相愛如初’,首先愛情的物件必須具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善於做到永不枯竭,只有這樣對它的不斷感知才能令人感到興奮而又神秘;其次,鍾情者必須具備善於觀察的能力、豐富的想象力、細膩的心靈。沒有這種品質交融般的的結合,即使最熱烈的愛情也註定要毀滅。”
還記得《綠》這篇散文吧,那“平鋪著,厚積著”的綠在多少人心裡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愛情,就應該如朱自清先生筆下那瀑布潭——梅雨潭,那飛流直下的梅雨瀑源源不斷地給梅雨潭注入清澈的水流,梅雨潭才得以有那令人“驚詫”的綠,令人心旌“搖盪”的美。而那沒有活水源頭的靜止的潭水,又會有什麼生命的活力和誘人的魅力呢?
情感在“相愛如初”中才能永恆,信誓旦旦的承諾甚至一紙“結婚契約”都無法保障愛情不出問題。情感的保障只能依賴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外在的制約。所以,要意識到,相愛雙方的精神世界的充實是保持愛情永恒生命的源泉。因為只有充實的精神世界才會有源源不斷的活力,才會有持續不斷的魅力。試想,一個對生活失去了熱情的人,一個對自身的完善視若無睹的人,一個把感情看成死水一潭的人,他還會在愛情的世界裡尋覓到發展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