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就是不說降低定額的話。徐向前到成年後才體會到,母親這樣做,也是一種對孩子的愛,而且是真正的愛。這對他吃苦而勞的堅強性格的形成,是一個直接的因素。
到了夏天,母親安排他去割草,挖野菜,採榆、杏、桑、槐、楊、柳葉。受生活的逼迫,他小時候吃過許多種野菜和樹葉。這對他後來從事千難萬苦的革命事業倒很有好處。戰爭年代,長征途中,他這些生活經驗幫他度過了許多難關。紅四方面軍三過草地時,糧食極度缺乏,他帶頭採野菜充飢。
母親的教育,使徐向前學會了許多適應社會的實際生存能力。他會做各種家務事,會做力所能及的農活,還學會了各種編織手藝。在他當上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時候,家裡還用著他編的笊籬。
毛澤東曾給他的摯友、同學鄒蘊真寫信說:世界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損人的人;可以損己而利人的人。他母親屬於第三種人。徐向前的母親也屬於第三種人。
在母親的影響下,徐向前不僅勤勞、善良、能吃苦、講求實際,而且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一性格特徵的形成,使他成年以後能忍人所不能忍,承受住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母親是慈愛而又嚴厲的。父親同樣嚴格而慈祥。在徐向前帶兵打仗以後,他也繼承了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
徐向前的父親徐懋淮,生於1857年。因家境艱難,從小在外祖母家就學。13歲喪父。近20歲時透過了清朝科舉制度的最低一級,獲得了能在縣學、府學讀書的生員學位。一般稱秀才。生員有應鄉試的資格,鄉試合格稱舉人。可是由於家境不濟,他一直沒有透過鄉試,到老還是個“窮秀才”。
“我父親是個晚清秀才,教了一輩子書。”“為人耿直,不阿不欺,辦事公道。”這是徐向前心目中父親的形象。
徐向前的父親學字“次江”,號“遇豐年”。次江這個學名很少有人稱呼,“遇豐年”倒是村裡人經常叫的。村裡有大小事情,如打架鬥毆難解、家庭糾紛不平時,都願意找遇豐年評說;有分門立戶、割地買房的事,也要找他作中證。
村人信任他,不完全是因為他有一點學問,主要是他熱心於村裡的公共事業。村裡設立學堂,他到處奔走去請先生,學堂的房子壞了,他也率先出力維修。
父親的行為,是家風的體現,給徐向前以很大影響。他模仿著父親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不阿強凌弱,不媚富欺貧。但是,徐向前也不是對父親所有的行為都效法的。父親在外對人很友善,在家儘管與母親感情很好,但放不下男人對女人的威嚴。徐向前總是站在母親一邊。維護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徐家的日常生活,雖然由母親安排,但家庭經濟的掌握和支配權是在父親手裡,母親手中很少存過一文錢,徐向前對此頗不平。他當了小學教師之後,每月有20塊白洋的薪水,父親要求他如數交給自己,不能給母親。可他看到母親手裡年年不進一文,心裡很不是滋味,有一回,他領到薪水,偷偷地交給了母親3塊錢。父親問他怎麼只有17塊,他只好撒謊說,一個同事成親,那3塊送禮了。這大概是徐向前從小到大唯一對父權的一次“反叛”。
徐向前是幸運的。他沒有生活在一個封建專制的家庭裡,這使他很少產生逆反心理,性格中缺少反抗精神。就是他後來參加革命,也不是為了反剝削反壓迫,而是為了“救國救民”的革命理想。他這種本份、聽話、順從的“好孩子”性格,使他上黃埔軍校後很容易便接受了“軍人以服從為天職”的格言,並恪守終生。
父親看兒子,總是把眼光放在年齡的前面,給設計一條路,讓他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徐懋淮雖然沒有給兒子的未來“定向”,但他心裡清楚:兒子有了學問才會有前途。
徐向前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教他讀《百家姓》、《千字文》、《莊農雜誌》之類的書,並讓他描紅摹字,臨帖抄仿。這不僅是對徐向前,對徐向前的哥哥、妹妹以及後來對徐向前的大女兒松枝,都是這樣的。由於父親的嚴格教導,給徐向前打了一個基礎。入村塾讀書時,學習成績不錯,先生經常稱讚他。徐向前說:“我小時候並不聰明,學習不落後,主要是父親給了我啟蒙教育。”
徐向前在村裡讀了三年私塾後,被送到東冶鎮沱陽高等小學校去讀書。小學裡設有語文、算數、英語、歷史、地理、理化和修身等課程,比較正規。每日有體操,每週末有一次“學生軍”大操典。從學習內容到學校活動反映了辛亥革命後的新氣象。徐向前在這裡住讀,知道了許多自己以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