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4/4頁)
西門線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任務,沒精打采地離開了局長辦公室。
天空下起了霏霏細雨。他長時間凝視著楊宇環這封揉得皺裡巴嘰的海外來信,神思恍惚地聽著雨點打在瓦脊的單調聲音。
他冥思苦索著破案線索。幾天下來,一無所獲。他預感到這次又將捲入10年前那樁無頭案,前景不妙。
月亮湖,一個多美的名字,使人一下想起九天雲霄。可它不在天堂,而是蘇北一個小村莊的名字。
不知什麼原因,這蘇北的一大片土地,在解放前赤地千里,荒無人煙。
有的說是因為連年戰爭,這兒自古就是戰場;也有的人說這兒主要是地處淮河下游,洪水氾濫,常把莊稼一衝而光。人們無法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生活下去,只好妻兒老少背井離鄉,讓這大片土地荒蕪著。
解放初期,一連串的政治運動,收審了大批政治犯。現在有的監獄不夠用,就看中了這片荒地,改建成勞教農場。取了一個很詩意的名字:月亮湖農場。因為在農場中心有一個月牙形的湖沼,不知古代哪個文人墨客賣弄風騷取名為月亮湖,才使這一大批勞改犯,有幸在月宮生活。那些沒有探過監的家屬,在信封上一寫上“月亮湖農場”,就以為那是一個充滿童話情趣的地方。
不錯,經過10年的開墾,這個大片泛著鹽花的荒鹼地,已變成綠油油的水稻田和銀燦燦的棉花地。月亮湖四周,也建造了一排排整齊的瓦房。雖然勞改犯住的低矮的平屋,比城市的牢房好不了多少,但管教幹部那幾幢樓房還是為這片荒蕪的土地添上一絲春色。特別是月亮湖畔,種起了一批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