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名字叫做「門戶開放」政策(Open door Policy)。所以九十年前英美兩國在中國所搞的「門戶開放」和鄧小平在目前所搞的「門戶開放」,就大異其趣了。老鄧的門戶開放是因毛澤東「閉門造車」搞得民窮財盡,才不得已來個開門請客,迎接外資外援。而九十年前的「門戶開放」,則幾乎與中國政府無關。中國想管,洋人也不理會。他們的門戶開放是不許侵華的各帝國主義在中國劃勢力範圍,搞非洲式的瓜分運動,所以中國在此均勢條件下,也不無小惠。至少可免於作真正的殖民地。
可是英國當時要提出「門戶開放」,多少有點心虛臉紅。心虛者,它對它自己在華的殖民地如香港、九龍,它自己在華的勢力範圍如西藏,開放不開放呢?臉紅者,設英國主動送出〈門戶開放照會〉(Open Door Notes),收文者如此反問,臉紅否耶?!
所以「門戶開放」這個世界近代史上有名的故事。其發動者實為英國,而英國政客不願,也無此厚臉皮執行之,這樣他就想打老美的主意了。美國外交家自開國以來便一直是志大堰誇、行動敏捷、滿腹理想而從不老謀深算。加以此時美國在華也沒有「勢力範圍」,更可不負責任。放言高論。因此一經倫敦策動,麥金萊總統(President William Mckinley)與國務卿海約翰(John Hay)便欣然同意,並一肩扛過。自此這項英國對華政策就變成美國的對華政策了。它為英國利益服務而英國還要裝模作樣,對這項「美國政策」,吞吞吐吐的作有條件之保留呢!筆者走筆至此,不禁喟然有感。我想中國的外交家,尤其是鄧小平以下大陸上那些老八路,真要多讀點英國史,才配上枱來打點國際麻將啊!
以上所述英國這幾招漂亮的手法,便是它在晚清對華政策的第三個階段了。
海約翰搞「門戶開放」的鬧劇
海約翰自承擔了「門戶開放」這宗天降大任,他便認真的草擬了一篇〈門戶開放照會〉,於一八九九年春正式有技巧的先後分送各列強。這照會強調三項要點:一、中國領土完整(territorial integrity);二、主權獨立(state sovereignty);三、列強利益均沾(equal opportunity)。這項照會發出去之後,有關列強不久也就批准了,或有條件的批准了,而使此一歷史事件,永垂後世。雖然它並沒有正面解決任何問題。原因是建議人卻也是違議人(如英國),執法者竟也是犯法者(如美國)。英美尚且如此,其他列強的口是心非就更無論矣。
美國為什麼要執法犯法呢?蓋海約翰承擔大任之初,只知道美國本身在中國並無勢力範圍,所以心雄嘴硬也。但海氏初未想到,在美國佔領菲律賓之後,自己也變成骯髒自私的帝國主義之一了。他如以門戶開放三原則為籍口,不許那後起之秀,雄心勃勃的日本向朝鮮和滿南侵略,則日本小鬼就要南下馬尼拉了。言念及此不覺涔涔汗下。為著保護菲律賓,白宮主人把心一橫乃與日本再籤兩造密約,便把整個門戶開放運動出賣了。因此這位「門戶開放」先生,在歷史上雖然大名鼎鼎,但是自始至終只是一場鬧劇而已,未成氣候。再加上一個昏瞶無知的葉赫那拉老太太,在此緊要關頭,幽囚了兒皇帝之外,又搞出一幕更荒唐的鬧劇什麼「刀槍不入」、「扶清滅洋」的義和團來,事態就更不堪設想了。四年之後,日俄兩個帝國主義竟集重兵數十萬,在我東北大打其「日俄戰爭」來。這一打則什麼「領土完整」、「主權獨立」、「利益均沾」,便啥也沒有了,門戶開放主義也就壽終正寢了。
不過天下事總是有其兩面性。門戶開放雖然失敗了,它在列強之中卻反應出一個列強「均勢」(balance of power)的局面。任何強權在諸強相互牽制之下,為非作歹,都要三思而後行。滿清政權就仰仗這點均勢,又多活了十年。否則,如中國真的被列強瓜分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也就搞不起來了!
* 一九九〇年六月二十三日脫稿於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原載於臺北《傳記文學》第五十七卷第一期
八、論「轉型期」與「啟蒙後」
人類是動物之一種。
按「社會行為」來分類,則動物又可分為群居動物和非群居動物兩大類。
像黃蜂、螞蟻、鴻雁、企鵝、鴿子、海狗,乃至馬牛羊和狼犬等等皆為群居。它們必須生活在一起。個體是不願離群獨居的,除非是被迫被誘而失去了自由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