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財界議紳貝思福(Lord Charles Beresford)在美國鼓吹門戶開放,英美合作的巡行演說。真是天如人願,當他們正在造勢的中途,便發生了上述的「美西戰爭」,把全美政客和媒體的注意力都吸向遠東去。美國既佔有菲律賓、關島、夏威夷,英美如一旦攜手,則三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海(黃海、南中國海和地中海)使是他們兩國的天下了。
美西戰後美國的擴張主義者氣焰熏天。他們也主動拉攏英國。英美攜手,則列強在遠東的均勢,就變成一邊倒。縱使俄德法日對中國仍有瓜分的企圖,英美二國只要消極的示意不參加,他們就得趕快住手;堅決說「否」,其它列強也就趕快表態——公開宣告對中國並無「領土野心」。這就使「門戶開放政策」從「維護條約體制」,升級成為英美保險公司,擔保中國「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甚至擔保胡作非為的慈禧老太后,也不必向兒子「歸政」了。
在近代世界外交史上,英國是最重實際利益,最有遠見,其手腕也是最能屈能伸,恰到好處的。吾讀英國外交史,真未見其有嚴重「敗筆」也。——縱使是後來的「慕尼黑」,那也是對一個有心理病態的獨裁者的估計錯誤,而非正常外交政策的失敗。
英國人搞外交之有如此高超的段數,我想是它全民族政治成熟的結果。他們搞國際政治發育最早;成熟也早。整個外交政策之逐步落實,是它全民族智慧的產品。不像美國專靠幾個鋒頭人物;或我們中國專靠幾個獨夫獨婦「一句閒話」也。
深沉的英國人都知道,膚淺的美國人都是有自大狂的。對中國搞門戶開放,是不能採取英國主動、美國追隨的 Anglo-American 方式;相反的,他們要搞個 American-British 的順序,使美國領先,英國追隨,則美國牧童就一馬當先,勇往直前了。
英國這一計「低姿態」玩得十分巧妙。果然在近代世界外交史上,海約翰就浪得虛名,變成「門戶開放先生」了。當海氏於一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