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擊,能在運動和懸停狀態開火等特點。多配屬陸軍航空兵,是航空兵實施直接火力支援的新型機種。武裝直升機可分為專用型和多用型兩種。專用型武裝直升機是專門為進行攻擊任務而設計的,其機身窄長,機艙內只有前後或並列乘坐的2名乘員(甚至1名乘員),作戰能力較強;多用途武裝直升機除用來遂行攻擊任務外,還可用於運輸、機降、救護等。反坦克作戰是武裝直升機的主要用途之一,因此武裝直升機又被稱為“坦克殺手”;它與坦克對抗時,在視野速度、機動性及武器射程等諸方面明顯處於優勢地位。艦載武裝直升機還可擴大艦艇或艦隊的作戰範圍,增強作戰能力。武裝直升機一般攜帶機槍、航炮、炸彈、火箭和導彈等多種武器,最大平飛時速300千米以上,續航時間2-3小時。武裝直升機廣泛用於現代區域性戰爭,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國的十分關注。
直升機基本上算是一種空中運輸部隊,它可以將2個部隊搭載到行動範圍上的任何一個方格之上,無論旁邊是否有敵軍部隊。直升機只能運載步行部隊─無法運載機械化部隊。
城市的戰略資源貯存區中,必須要有原油以及橡膠才能生產直升機。
現代直升機的最早概念其實是來自於畫家兼工程師的萊昂納多?達芬奇,他在公元16世紀描繪了一臺以螺旋槳驅動的飛行器。不過一直等到公元1939年時,第一臺實用型的直升機才被設計出來。直升機比起固定翼飛行器來說有個獨特的優點,就是它可以垂直起降,這使得直升機可以在無法建造跑道的狹窄地區中執行任務。在今日,直升機在民間運用為救援用運輸工具,或是進行執法勤務。直升機在軍事上的用途有許多種,由大型的運輸機到人員運輸機到移動迅速的飛行坦克不等,後者主要是擔任由空中支援地面作戰的角色。
發展
中國的竹蜻蜓
中國的竹蜻蜓和義大利人達芬奇的直升機草圖,為現代直升機的發明提供了啟示,指出了正確的思維方向,它們被公認是直升機發展史的起點。
竹蜻蜓又叫飛螺旋和“中國陀螺”,這是我們祖先的奇特發明。有人認為,中國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另一種比較保守的估計是在明代(公元1400年左右)。這種叫竹蜻蜓的民間玩具,一直流傳到現在。
現代直升機儘管比竹蜻蜓複雜千萬倍,但其飛行原理卻與竹蜻蜓有相似之處。現代直升機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葉片,旋翼軸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細竹棍兒,帶動旋翼的發動機就好像我們用力搓竹棍兒的雙手。竹蜻蜓的葉片前面圓鈍,後面尖銳,上表面比較圓拱,下表面比較平直。當氣流經過圓拱的上表面時,其流速快而壓力小;當氣流經過平直的下表面時,其流速慢而壓力大。於是上下表面之間形成了一個壓力差,便產生了向上的升力。當升力大於它本身的重量時,竹蜻蜓就會騰空而起。直升機旋翼產生升力的道理與竹蜻蜓是相同的。
《大英百科全書》記載道:這種稱為“中國陀螺”的“直升機玩具”在15世紀中葉,也就是在達芬奇繪製帶螺絲旋翼的直升機設計圖之前,就已經傳入了歐洲。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9卷寫道:“直升機是人類最早的飛行設想之一,多年來人們一直相信最早提出這一想法的是達?芬奇,但現在都知道,中國人比中世紀的歐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機玩具。”
義大利達芬奇的畫
義大利人達芬奇在1483年提出了直升機的設想並繪製了草圖。
19世紀末,在義大利的米蘭圖書館發現了達芬奇在1475年畫的一張關於直升機的想象圖。這是一個用上漿亞麻布製成的巨大螺旋體,看上去好像一個巨大的螺絲釘。它以彈簧為動力旋轉,當達到一定轉速時,就會把機體帶到空中。駕駛員站在底盤上,拉動鋼絲繩,以改變飛行方向。西方人都說,這是最早的直升機設計藍圖。
直升機之最
1。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機是由德國科學家福克於1937年設計製造的FW-61橫列式雙旋翼直升機。該機首次由女飛行員萊西駕駛,以68公里/小時的速度由柏林飛到倫敦,震動了整個航空界。
2。世界上最小的直升機是日本研製的一種單人超小型直升機。直升機安裝有一臺37千瓦的強制冷發動機,主旋翼直徑約6米,自重僅為115公斤。
3。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是前蘇聯於20世紀60年代研製生產的米-12“信鴿”重型運輸直升機。該機最大起飛重量為105噸,主旋翼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