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頤和園慈禧太后居住過的樂壽堂前的庭院裡,橫臥著一塊海青色的大石頭,上面刻著乾隆皇帝的手書:青芝岫。這塊大石長8米,寬2米,高4米,重達20噸,“漏透且瘦”,就象立在當院的一架屏風。據說這塊巨石原來長在房山區的深山裡,那它是如何遷移到西郊的呢?這還得從明末著名書畫家米萬鍾說起。
米萬鍾(1570—1628),字友石,又字仲詔,自號石隱庵居士,陝西安化人,後移居順天宛平縣(今屬北京)。宋代著名書畫大家米芾(米元章)的後裔。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僅25歲的米萬鍾考中進士,進入仕途。雖然稱不上少年得志,也算是學途順利。只是斯時的明王朝已是大廈將傾,一派頹廢之狀。滿超文武不思救國良策,一味的爭強鬥氣,結黨營私,腐敗橫行。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年輕的米萬鐘沒有力挽狂瀾的壯志,於是繼承先祖衣缽,以書畫為命,大隱於朝。他的書法以行草最佳;直接師法先祖米芾;畫作以北宗為楷模,山水細潤精工,而且深得先祖潑墨真傳,善畫巨幅長卷。目前收藏於蘇州博物館的《劉景孟八十壽詩軸》,書於天啟元年(1621),凡5行,806字。長達171。1厘米,寬40。6厘米。陶宗儀《書史會要》中稱其〃行得南宮家法與華亭董太史齊名,時有南董北米之譽。尤擅署書,擅名四十年,書跡遍天下。〃與董其昌、邢侗、張瑞圖並稱為〃明末四大書畫家〃。
米萬鍾一生酷愛收藏奇石。書畫家以石為友,是中國的傳統。明代的沈周、藍瑛、王純,清代石濤以及現代的齊白石、傅抱石,等等,都是著名的藏石家。奇石、山石就是中國畫主要描繪物件之一,書畫家們能從奇石中獲得空間藝術美的感知與共鳴;從心靈深處有所頓悟;並將其轉化成藝術創作。與一般文人墨客收藏奇石自適其意不同;米萬鍾收藏奇石更多的是寄託不平;當世人稱“仲詔先生獨嗜石;亦其胸中磊塊。李白所謂‘五嶽起方寸’;隱然詛能平者耶”。出於對實事的不滿,米萬鍾從進入仕途伊始,即擺出一副超然的姿態,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書畫創作和搜求奇石,並因此得了個“石痴”的綽號。早在初入仕途,外放六合縣縣令時,米萬鍾即“自懸高賞”蒐購雨花石,且〃衙齋孤賞,自品題,終日不倦〃。他先後收藏了18枚奇石,並分別以詩句命名,如“三山半落青天外”、“門對寒流雪滿山”等,還請畫家吳文仲作成《靈岩石圖》,請胥子勉寫成序文《靈山石子圖說》,這是照像技術發明以前,中國最早的關於奇石的圖片記載之一。
大概是這種“大隱隱於朝”的作風發揮了作用,米萬鐘的仕途倒也很順利。天啟初年他已經做到了江西按察使的位置,成為一方大吏。天啟年間閹黨得勢,大肆打擊以忠正自命的東林黨人。米萬鍾雖然沒有參與到黨爭之中,但他超然事外,不媚閹黨的態度還是惹怒了魏忠賢一夥。天啟五年(1625年),閹黨黨羽倪文煥上書彈劾,米萬鐘被削去官籍,趕回老家。
崇禎皇帝即位,剷除閹黨,平反冤獄,米萬鐘被召回,封太僕少卿。太僕寺主持馬政,是明代軍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民間養馬的政策在明朝後期已經廢止,但官方養馬仍然存在,而且掌握著一大筆民間改折徵收的馬銀,是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太僕寺的副首長,米萬鍾可謂大權在握。崇禎皇帝有勵精圖治的雄心,滿朝大臣當時也頗懷抱負。米萬鍾則不然,他似乎已經看透了明王朝行將就木的命運,依舊是寄情山水,縱性於奇石。
當時的皇親顯貴有營造私家園林的風氣。在西郊有一塊原始沼澤溼地,既海淀。當時的海淀分為南、北兩部分。在北澱,武清侯李偉首先建起一座清雅園。米萬鍾隨後在其側建起一座勺園,“取海淀一勺之意”,又名“風煙裡”。勺園方圓不過百畝,但構造奇特,路徑幽曲,時人有“李園壯麗,米園曲折。米園不俗,李園不酸”的說法。勺園建成後,前來遊玩計程車宦很多。米萬鍾考慮到勺園地處西郊,往來不便,於是又製作了很多花燈,把園內風景盡數繪在燈上。京城人士更覺玄妙,名之曰“米家燈”。時人有詩云:
春城何用踏郊原,雙炬懸來景物繁。
金剪裁成西麓錦,玉綃疊出上元村。
天工暫許人工借,山色遙從夜色翻。
恍惚重遊邱壑裡,米家燈是米家園。
米萬鍾喜歡奇石,勺園中自然不能少。《帝京景物略》稱其中“亂石數垛”,現今頤和園中的蘊含“峰虛五老”之意的五塊太湖石既是從勺園中移去。只是米萬鐘沒想到,他一生寄託不平的奇石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