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摸自己的性情。於是放開了,什麼話都跟尚雲祥說,將這段時間當做去作客,相信有一天終會得到傳授。
一日,在尚雲祥家時,尚雲祥有個朋友來訪。此人身體不太好,有胸悶頭暈的毛病,聽別人說讀經文可以去病,便請了本經日日讀誦。可經文難懂,一費心思,似乎胸悶得更厲害了,便來問尚雲祥有沒有健身的方法。
尚雲祥說:“練拳更加費心思,我看你這只是體虛,找正經大夫,吃藥慢慢調理,比什麼都好。”
那人走後,尚雲祥跟李仲軒繼續聊天,聊了一會兒,話題就轉到了那人身上。尚雲祥說:“其實有一個方法可以治病,正是讀書,不過要像小孩上私塾,不要管書上是什麼意思,囫圇吞棗地一口氣讀下去,只要書寫得朗朗上口,總會有益身心。但咱們成年人,不比小孩的元氣,大聲讀誦會傷肝,要哼著來讀,不必字字清楚,只要讀出音節的俯仰就行了。”
李仲軒問:“這是什麼道理?”尚雲祥答:“沒什麼道理,我看小孩們上學後,馬上就有了股振作之氣,對此自己亂琢磨的。”
李仲軒又問:“為什麼不把這法子教給您那位朋友?”尚雲祥說:“那人生活不如意,精神萎靡,才令身體困頓,重要的是無思無想,不能再動什麼心思,我就不用這法子招惹他了。”
這話題一談也就過去了。幾日後,李仲軒忽然由讀書法想到,虎豹雷音會不會也在聲音上有一番玄妙?便去問尚雲祥。尚雲祥用一種很怪的眼神看了李仲軒一眼,說:“虎豹雷音不是練的,想著用它嚇敵,儘管去練,練多了傷腦,人會瘋癲失常的。”
李仲軒問:“可唱戲的不也練大聲嗎?”
尚雲祥:“嗨!可他們不練拳呀。”
從此李仲軒再也不敢問虎豹雷音了。與尚雲祥彼此熟悉後,尚雲祥開始傳授武功,所教與唐維祿時有不同。李仲軒心中奇怪,表現在臉上。尚雲祥察覺,笑道:“我教的是我這一套。”
李仲軒連忙借這話茬,將唐維祿用敲鐘傳他虎豹雷音的事說了。尚雲祥聽完,說:“沒錯。”李仲軒說:“你那一套是什麼?”
尚雲祥笑道:“你真會挖東西。好,哪天打雷告訴你。”李仲軒以為尚雲祥是在用玩笑話敷衍,不過也一度天天盼著下雨,但多天沒下雨,尚雲祥也不再說什麼,只好專心練武,不去妄想了。
那時尚雲祥鄰居家的貓生了窩小貓,有隻小貓一個月了兩隻耳朵還沒豎起來,跟小狗似的耷拉著耳朵。尚雲祥覺得它可愛,雖沒要來養,卻常抱來玩。
一天李仲軒去尚雲祥家,見尚雲祥坐在院子裡用個小布條在逗貓,就坐在一旁。見李仲軒在等,尚雲祥逗了幾下便不逗了,將貓抱在懷裡,閉著眼捋著貓毛,似乎在出神。
過了一會,忽然說:“你沒見過老虎、豹子,我也沒見過,可貓你總見過吧?其實聰明人一聽虎豹雷音這名字,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尚雲祥說,貓跟虎豹是一樣的,平時總哼著“嗯”的一股音響個不停。李仲軒從尚雲祥手中接過貓,果然聽到了貓的體內有“嗯”聲在輕微作響,而且抱貓的兩手上都有震動。
尚雲祥解釋,練拳練到一定程度,骨骼筋肉都已爽利堅實,此時功夫要向身內走,就是要沁進五臟六腑。但這一步很難,就要用發聲來接引一下,聲音由內向外,勁力由外向內,裡應外合一下,功夫方能成就。
尚雲祥最後總結:“所謂雷音也不是打雷的霹靂一聲,而是下雨前,天空中隱隱的雷音,似有似無,卻很深沉。”然後示範了哼“嗯、嚯”兩個音。
離尚雲祥傳授虎豹雷音的時刻,現今已六十餘年過去。李仲軒老人回憶當年的情景,打趣地說:“如果沒有一隻耷耳朵貓,還真聽不到虎豹雷音。”
【註釋:】
『①形意拳不用蠻力,另有十八力,如下:
永力:動久不變,如張弓然。
反力:忽然全變,如弛弓然。(柔中含剛)
攝力:挽之使近,如右手控弦然。(吸化勁)
拒力:推之使遠,剛柔不入,如左手持弓然。
總力:能任闢重,如槓桿之倚點然。
折力:能分條段,如尖劈之斜面然。
轉力:互易不窮,如滑車然。
銳力:曲而能入,如螺絲然。
速力:往來飛疾,如鼓琴而震顫然。
動力:阻制馳散,如遊絲之節動然。
擰力:兩短相違,如絞鋼而成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