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地位上迅速轉變,數月間便成了爪哇島上最具權威的群體,對爪哇土著的鎮壓每天都在進行。
華人在爪哇島上的活動都有士兵保護,並且不用交亂七八糟的稅種,每戶華人皆可以獲得土地。而土著要交的稅種就多了,比之前荷蘭人的還要多。
土著抗稅、抗徵地,皆會遭致殘酷的鎮壓。
若是原先以南洋步兵旅的兵力是無法完成的,畢竟他們是作戰部隊而不是防守部隊,然而武裝了數萬名華人之後,情況便不一樣了。
爪哇巡撫開下令沒收南洋土著的所有武器,每地計程車兵天天都有任務,不是鎮壓就是搜查,要麼就是徵地和協助爪哇國王的官員徵稅,徵收上的稅自然是官府的,爪哇國王現在正吃紅薯呢只是進行直接統治不太方便,所以才留著他而已。
對於爪哇巡撫來說,這點稅實在太少了。
南洋猴子又懶,又沒什麼技能。苦勞力又不是苦勞力,服務業又不怎麼會,這讓他和上下官員都十分厭惡。
每每處理土著暴動,都是簡單的三個字——鎮壓之。
第三卷:聚斂天下 第238章:大明穀倉
第238章:大明穀倉
對於爪哇官員來說,他們不僅靠收稅來搞業績,還得發展當地經濟才行,到年最後這個季度,從山東來的商船逐漸增多,
不過這些商船卻買不到紫檀木這些東西,因為爪哇巡撫下令禁止砍伐紫檀木了,這是趙巖的意思。
商船隻能買到米、騰、香料、棉花、香料這些東西。
爪哇官員開始下令土著大規模種植水稻、棉花,還引進了一些先進的生產技術,爪哇島上已經有比較完善的灌溉系統,倒也坐享其成。
南洋諸島將被建設成為原材料產地,這裡的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水稻一年可以種三季。
為此,爪哇官員開始大肆圈地,不斷組建官辦種植園。
種植園和農場的性質不太一樣,種植園是一種以奴隸為主要勞動力,並且還可能具備某種作物的壟斷性質。
爪哇島的水田很多,還可以種三季。
打下西爪哇後粗略估算了一下,爪哇島上的水田有六百餘萬畝,在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還可以開墾出將近兩百萬畝。
這些水田種三季是必要的,追求的就是最高產量。
國內氣候偏冷,農業生產遭到巨大幹擾,糧食是非常重要的物資,雖然有紅薯可以支撐,倉庫裡存放了數量巨大到讓人目瞪口呆的紅薯粉幹,但紅薯粉幹這東西其實沒多少營養,基本上每年都要傾倒到日本去不少,美名賑災,實際上只是想多弄點倭奴罷了。但本身消耗也不少,經常一遭災就得動用紅薯粉幹,而不是動用大米賑災。
大米不夠,自然不能用來賑災。
要讓每個人吃上白米飯,頓頓吃飽白米飯,就得有足夠的糧食產量,南洋的氣候得天獨厚,一年可以種植三季,若管理好一些,每畝產個三石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
大明南方的稻田很大一部分都能達到每畝產四石的程度,但南洋用的是南洋土著作為勞動力,稻米產量會低上一些,畢竟這些土著太懶了。
若是用倭奴,產量達到四石是可以的,日本農民對水稻種植比較有經驗,再加上具有吃苦耐勞的特性(采邑制度下的農民),以及山東不斷的農業研究,產量上四石是很輕鬆的。
4石也就是360多公斤,相比後世的產量來說是還是比較低的。此時大明南方一些地區的糧食畝產大部分都能達到4石,大多是透過辛勤的勞作,用精耕細作的方式耕耘出的產量。
目前趙巖正努力讓大明脫離精耕細作的農業方式,不過若是種植園的話,有足夠的勞動力還是可以採用精耕細作的方式的,但這種種植園只能是官營。
當生產力到達一定程度後,異族必須被清洗,若是種植園主,他們自然不甘心。
爪哇官員開始大肆圈地,在統治全爪哇的同時,將爪哇一分為二,種植園從巴達維亞一路向東擴張。
大量南洋土著被貶為奴隸,被關在種植園內勞作。
爪哇巡撫並不滿足於爪哇島上的這點土地,在爪哇巡撫的唆使下,韓勝開始入侵勃泥和三齊佛。
三齊佛(蘇門答臘)的土著手上也有上千萬畝水田,上面的王國較多,殖民勢力較弱。勃泥島上可以開發出兩百萬畝左右,島上到處都是森林,沒太大的開發價值,大肆焚燒森林以此來獲得耕地的方式是不允許的。
韓勝四處調派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