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頁)
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念化和臉譜化現象氾濫成災。
然而,有這麼一部電影,恰如一朵清秀、雋永的小花,與眾不同,分外奪目。這就是湘劇高腔戲曲藝術片——《園丁之歌》。
華國鋒點戲
1972年下半年,在湖南省文藝匯演的一批文藝節目中,其中,有三個湖南地方戲《園丁之歌》、《兩張圖紙》、《送貨路上》反應熱烈,也給當時看戲的已經晉升國務院副總理的華國鋒,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為曾擔任過湖南省委書記的華國鋒(華國鋒是山西人,湖南應算是他的第二故鄉),對於家鄉戲自然是感到分外的熟悉和親切,早在“文革”爆發前夕的1965年,珠江電影製片廠就曾把湖南的兩個花鼓戲——《打銅鑼》、《補鍋》拍成電影。1973年3月,一次在人民大會堂會後休息時,華國鋒興趣濃厚,突然想起去年所看到的記憶猶新的“家鄉戲”,便對在座的國務院文化組組長吳德和負責電影工作的狄福才,隨口說出了《園丁之歌》等節目。
《園丁之歌》講述的是一個後進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幫助、培養和引導下,端正學習態度,不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而且更懂得了只有學好文化知識,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和建設國家的故事。由於華國鋒是毛澤東主席器重且直接提拔,一路仕途上升,而且華國鋒又同毛主席是湖南老鄉,出於這種濃厚、真摯的感情,在場的官員自然也是心領神會。於是,有關方面立刻成立電影攝製組,考慮到《園丁之歌》是一出湖南湘劇高腔的地方劇種的小戲,故北京新聞電影製片廠組織拍攝,較為適宜。
於是,新影廠調遣曾在1972年執導過鋼琴伴唱《紅燈記》、鋼琴協奏曲《黃河》、交響樂《沙家浜》三臺戲組合的藝術片的本廠導演沙丹,率攝製組趕赴湖南,在湖南省委和文化部門的大力幫助和配合下,僅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就將這部反映教育戰線題材的戲曲藝術片《園丁之歌》拍攝完成。
第四部分:影壇憾事:名角未完成的影片一瞥 … 江青罵戲
第四部分:影壇憾事:名角未完成的影片一瞥 …
江青罵戲 當年7月底,時任“文革”副組長的江青和“四人幫”成員的張春橋、姚文元及文化組有關負責人一起,在釣魚臺17號樓她自己居住的一間小放映室審看影片,這是她統帥文藝界的特權。這一天,《園丁之歌》開始悄無聲息的放映。
一向愛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江青,看完這部僅有一個小時左右的影片之後,氣急敗壞,罵聲不斷。從片名的園丁比喻到人物的出場,從色彩的調配到唱腔設計,她都極不滿意,大動肝火。片中的園丁本是比喻辛勤的老師,而江青卻硬說是比錯了“物件”,因為園丁只能比做共產黨,而不能比做“臭老九”,因片中的湘劇演員左大玢扮演的女主角,其扮相、唱腔和動作,被一貫以突出正面英雄人物而極力豎起“高大全”模式的江青,極為反感,她譏諷說影片中的女教師,舉手投足簡直就是“文革”前死灰復燃的青衣花旦;化妝像個少奶奶,沒有一點兒革命的氣息;而影片中男教員的扮相,更是被她譏為“活像個油頭粉面的二流子”。其他諸如拍攝角度、用光角度;更是被一向自以為內行權威的江青,批駁得一無是處,體無完膚。最最令她不能容忍的是,已經徹底被政治鬥爭同化並利用政治鬥爭向上爬的江青,對劇中的一句唱腔:“沒有文化怎能挑起革命重擔”,更是大發雷霆。這句話同時也觸動了她非常敏感的神經,這出戏,這句唱腔,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與當前的中央政策唱對臺戲,這是猖狂的向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不自量力的挑戰。現在提倡“讀書無用論”,知識越多越反動,而這出戏竟敢公開叫嚷什麼“沒有文化怎能挑起革命重擔”,其居心十分險惡。
於是,江青似乎像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她要順藤摸瓜,揪出一批幕後操縱人物,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擴大自己的戰果,突出自己的成績。張春橋趨炎附勢,對這出小戲大加指責,說學生受教師的擺佈,是典型的“師道尊嚴”;姚文元也隨聲附和,調動他“文字獄”的捉筆代刀的本領,對於這出戏態度鮮明地全盤否定。
4天以後,耐不住寂寞的江青,更是迫不及待的開始招集人馬,對《園丁之歌》進行大面積的追查、圍剿、攻擊,多管齊下,聲勢凌厲。一連串的帶有濃重火藥味兒地質問,一句接一句地上來:“《園丁之歌》牽涉到教育革命的問題,究竟教師和共產黨誰是園丁的問題?戲裡的那兩個一男一女的教師,到底是什麼出身?有沒有堅定的革命立場?為什麼故意隱瞞個人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