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行你肯定會覺得他是可愛的和平天使了。
可是兩年後的“9。18”事變時,這位又跳了出來,這次不是批判了,而是轉了一個180度的彎,鼓吹“立即承認滿洲國”,宣稱“極其崇拜關東軍的板垣徵四郎和石原莞爾”。此後一直右傾,身穿黑色黨衛軍制服,到處宣傳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一次在早稻田大學作講演,大談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把個大學生們給煽動得都報名去當兵,當時叫做“學徒出陣”,結果大半就回不來了。
大家都恨甲級戰犯東條英機,嘿,中野也不喜歡東條英機。理由是“國家不會因為經濟而滅亡,也不會因為敗戰而滅亡。國家只會因為領導人缺乏自信,民眾不知所從而滅亡”,和大家的理由不一樣。他認為東條沒有自信,發動倒閣運動,要東條下臺。
但是太平洋戰爭時候的軍部已非柳條溝事件的軍部可比。你敢反軍部,肯定讓你討不了好去。這不,特高(特別高等警察)就來找他喝茶來了。喝了一杯茶,讓他回家收拾一下行李,這位回了家就切腹自殺了。
中野的切腹自殺並不是“以死抗爭”的意思,他的自殺在更大意思上是保護天皇,怕那些無法無天的特高們把禍水給引到天皇那兒去了。因為他和好幾個皇族走的挺近,真被特高一逼供,那還不得老老實實全招了?三十六計死為上,死了死了吧。
話又說回來了,軍部從中野正剛那兒把田中義一給保下來了,可是還有另一撥軍人正忙的熱火朝天地為田中義一趕著挖墳坑呢。誰?關東軍的參謀們。
有一類戰犯叫“參謀”(二十二)
上年紀的日本人常會把遇事不請示彙報,喜歡自作主張的人叫做“關東軍”。時不時能聽到這樣的怒吼:“為什麼自作主張?你是關東軍啊”,可見關東軍自作主張(用日語來說叫做“下克上”)有多大名氣了。
有人會對這個“下克上”有疑問:“日本人不是最講服從的嗎?怎麼會有這個‘下克上’呢?”這個所謂的“下克上”,並不是指不服從命令不聽指揮,象咱們原來的國營企業似的。而是指一種社會現象,就是較低社會層次的人從軍事上,政治上打倒社會層次較高的那些人。這個詞主要用來描述日本的戰國時期的歷史,象“公家”被“武家”奪了權,“將軍”被“管領”奪了權,“守護”被“守護代”奪了權什麼的。
那麼在描述關東軍參謀們是怎麼用上了這個詞呢?原來國策是由政府所制定的,軍隊只不過是執行國策的工具。而關東軍的參謀們則把這個關係給倒了過來,他們制定國策,然後就幹了起來,再逼迫政府承認,如果政府不肯承認,就施加壓力,甚至倒閣。到最後東條英機那兒,乾脆軍部就把政府給佔領了,你看他一身兼任總理大臣,陸軍大臣,外務大臣,文部大臣,商工大臣,軍需大臣,還有參謀總長,估計這官當的能上吉尼斯世界紀錄。
怎麼會有這種現象的呢?原因很多:統帥權的超法度的存在,軍部大臣的現役制,甲午日俄兩場戰爭的勝利,主流知識文化界的墮落等等都是原因。但這時候還得加上新的原因:軍人地位的空前底下。
一次大戰結束時,日本陸軍的常備師團總數已經擴充套件到了21個,海軍也在進行“八八艦隊”計劃,這已經超出了日本這個事實上的小國所能負擔的界限了。比如說“八八艦隊”如果建成,光每年的維持費用就是6億日洋,而當時日本政府的財政支出每年只有15億日洋!加上一戰以後的和平潮流,維持這麼龐大的軍事機器確實有點荒唐。
再加上當時(1920年代)空前的經濟危機席捲了世界,日本也進入了所謂“昭和恐慌”。東北部各縣餓死不少人,賣兒賣女隨處可見。這時候日本只能走“裁軍”這一條路了。1925年加藤高明內閣時,陸相宇垣一成進行了所謂“宇垣裁軍”。其主要內容是裁減五分之一的陸軍軍力也就是4個師團,關閉5所陸軍醫院,兩所陸軍幼年學校。
宇垣裁軍的主要思想是“以質量換數量”,並不是為國家預算省錢。節省下來的經費擴充了一個坦克連隊(團),一個高炮連隊,兩個航空連隊和一個臺灣山炮連隊;開設了陸軍汽車學校,通訊學校;為陸軍部隊配備飛機,坦克,輕機槍,汽車牽引炮和野戰重炮。
但是宇垣裁軍遭到了強烈的抵抗。
為什麼?首先,裁下來的四個師團的軍官們沒處安置,後來就把他們弄到學校裡去軍訓教官。您說有哪個老師或學生會喜歡一個軍官在學校裡成天溜達的?於是糾紛不斷,整個社會上就形成了一種“軍人是吃閒飯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