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聰蠆�鴕饢蹲乓桓鋈說乃枷肭閬蠆⒉煥叢從謁�慕準豆槭簟8�菪碌畝ㄒ澹��慕準豆槭艨梢雜傷�乃枷肭閬蚓齠ǎ�簿褪撬擔�桓鏊枷虢�降吶┟窨梢猿晌�薏�準丁U饈侵鞴壅�嗡嘉�雜諑碸慫賈饕逅�康韉木�蒙��絞降氖だ��
毛澤東寫於1940 年的《 新民主主義論》 一文是一篇極具說服力的文章。在文章中,他把統一戰線定性為一個臨時性階段,同時再次強調了黨的長期任務。為了使不信仰馬克思主義的讀者能贊同、理解他的觀點,毛澤東果斷地自稱繼承了孫中山的衣缽和“五四”運動的傳統,而在面向馬克思主義者時,他實際上把自己放到了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一樣為共產主義理論做出貢獻的理論家的地位。而實際上,毛澤東的“創新”來自於實踐而不是理論領域。他所有的觀點都可以在早期共產主義文獻中找到類似的表述。他真正的貢獻在於建立了一個黨、一支軍隊並在農村革命根據地取得了群眾的支援。
普通人民當中興起了一種新的信仰,它強調人民的解放,目的是喚醒和激發中國農民的大眾活動。文藝領域盛行木版畫,因為成本低並且易於大量複製。大合唱和一種古老的鄉村舞蹈形式結合,產生了一種稱為“秧歌”的新型藝術形式。秧歌是一種窮人的戲劇,它採用民歌曲調串聯舞步,寓教於樂地表現日常生活的主題。普通大眾對革命理想產生了一種信仰,認為現代科技和新的社會組織方式可以重塑和豐富農民的生活。人民的堅定信仰激勵了廣大幹部和軍隊。黨的工作者必須住在村裡,和農民一起勞動,吃同樣的飯,過一樣的日子,設身處地為農民著想,只有這樣他才能領導人民獲得新生。“解放”的客觀必然性也成了新的一黨專政理論的依據:首先,革命的目的是為人民創造新的生活;其次,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建立足以改變舊秩序的絕對政治權威;第三,這種政治權威只能透過一個集權政黨實現;最後,一個政黨要有力量,黨員必須絕對服從黨的紀律。這樣這個政黨才會具有一種不斷前進的永恆實體性質而肩負起超越個人的歷史使命。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45 年4 月召開,這是1928 年以來中國共產黨的首次盛會。會上,共產黨決定採用“聯合政府”的靈活路線以完善其戰後政策。1941 年1 月,國民黨軍隊進攻皖南新四軍制造了“皖南事變”之後,國民政府加緊了對解放區的封鎖。當時人們普遍擔心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會發生內戰。毛澤東此時提出,中國需要“一個包括所有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內的新民主主義聯合政府”。這一提議在不同情況下可以有不同的闡釋:既可以是它在1946 提出時的原意,即一個包括國民黨在內的聯合政府,也可以指聯合一些小黨派和開明紳士反對國民黨的聯合政府,此即1949 年的實際情況。儘管如此,這一路線對具有現代思想、對國民黨統治失望的知識分子來說有特別的吸引力。
國共內戰
二戰期間,約瑟夫? 史迪威將軍作為蔣介石名義上的總參謀長,在印度為蔣介石訓練中國軍隊以圖收復緬甸北部。而得到印度空運物資支援的美國空軍則保護了一些城市並打擊中國戰場上的日軍。但同盟軍進攻日本本土時走海路繞過中國,美國對華援助最終只是向政治上極端脆弱的國民政府送去了精良武器,使它在1945 年後面對共產黨時驕橫不可一世。1946 年,喬治? 馬歇爾將軍作為美國政府特使赴中國調停國共爭端,當時計劃成立一個聯合政府,但國民黨將領和斯大林高估了國民黨軍隊武器裝備的力量,而毛澤東則透過發動群眾在內戰的各個戰場上大舉推進。1946 年之後,美國撤回了駐華美軍。
1946 到1949 年的中國內戰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大型戰爭之一。戰爭初期,國民黨有300 萬軍隊,大多都配備了現代化武器,其中包括美國提供的卡車、坦克和飛機。它所缺乏的只是能夠激勵士氣的出師之名。蔣介石不聽勸阻,執意搶古華北和東北各省的中心城市,而軍隊一到那裡馬上被就被共產黨軍隊分割包圍,斷絕了與外部的聯絡,一切軍需依靠空投提供。共產黨採用他們以前在華北使用過的戰術,向東北滲透並發動農民支援戰爭。戰爭初期共產黨軍隊只有100 萬人左右,隨著戰爭的進展,他們從國民黨俘虜和投降者那裡繳獲大量美式裝備,人數穩步增加。共產黨軍隊開展運動戰、發動農村群眾參軍和支援戰爭、毀壞國民黨鐵路交通,但避免在不利形勢下作戰,在人數和軍事力量上不斷壯大自己。他們得到幾百萬發動起來的農民的後勤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