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江西、1934 年後在陝西一直是一個地區性獨立軍事集團。日本軍隊則從1931 年起在滿洲、1933 年起在熱河和河北的部分地區形成了一股由外國勢力控制的地方軍事力量。中央政府的軍隊年復一年地在國內各地以維護國家統一的名義與地方力量打打停停。在這方面,南京政府的相對勝利就是蔣介石的勝利。在蔣介石的領導下,國民黨軍事機器越來越不像以前國民黨領導下的蘇式黨軍。相反,它日益成為對其締造者與軍事指揮者惟命是從的小集團。
蔣介石在1927 年辭退了蘇聯軍事代表團後,轉而聘用德國軍事顧問,接受德國援助並採用了和日本極為相似的德國軍事組織結構。在袁世凱執政時期,軍隊及其指揮官自成體系,並不由國防部長管轄。國民黨軍隊同樣獨立於文職政府之外,並且不受立法機關的干預。軍事委員會在各軍事部門之外也不斷增設為經濟和政治目的服務的機構。在這部龐大的官僚機器中,黃埔軍校畢業生毋需接受進一步的培訓就能擔任要職,並在不受預算限制的情況下揮霍國民政府的收人。當時中國最精銳的軍隊― 中央軍很快就擴充到了30 萬人。要維持這支龐大的軍隊,國家財政不勝負荷。上海和南京之間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到處構築了防禦工事。兵工廠製造出德式武器裝備,德國專家得到重用,而他們還未見過中國共產黨與農民合作的戰術,但早晚會遇到“運動戰”和蔣介石的“焦土戰術”。
經濟
在南京政府的最初10 年裡,國民政府效法了集權制程度不同的國家經濟發展模式。這些國家主要是納粹德國、蘇聯和日本。但是,當國民政府試圖將預算制度和審計程式推行到自行其是的軍隊中去時,這一計劃在這個一向無法無天的部門中擱淺了。至於進一步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控、實現一整套的發展計劃就更成了空話。此時美國自己正經歷著大蕭條之後的羅斯福新政時期,尚無透過政府間專案開展對外援助的打算。
政府經濟政策的關鍵是財政問題。各通商口岸此時仍有30 多家外國銀行在營業。它們控制了外匯交易,有時還發行自己的紙幣。中國政客、軍閥、商人和投機者常把這些銀行作為存放私款的小金庫。它們一度控制了上海白銀貯量的一半,而白銀是上海市場上的硬通貨。最大的外國銀行是滙豐銀行,其資產高達5 億美元。而政府所屬、地方支援或私人經營的一百來家中資銀行則大量發行極易貶值的各類紙幣,主要支援短期的商務活動及向政府貸款。
為給革命戰爭籌款,國民黨於1924 年在廣州成立了中國中央銀行,由宋子文出任經理。1928 年後,它遷到上海,成為發行國民政府貨幣兼作國庫的國家銀行。不久,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相繼參股並壟斷了中國紙幣的發行,形成一個歐式中央政府銀行集團。在所有中資銀行中,四家銀行擁有2 / 5 的資金儲備和一半以上的存款。
宋子文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直到1933 年。在任期間,他推行了一系列的財政改革,包括恢復關稅自治、增加海關收人、取消厘金和廢除沿用已久的銀兩制度等等。這些改革措施把現代經濟因素置於政府的財政控制之下,使政府有可能進一步控制信貸。1934 年後美國實施了吸納境外白銀的政策。白銀的繼續大量外流給中國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出於保護自己利益的需要,中國從1935 年起推行了一項貨幣改革,即在國家控制下發行紙幣以代替白銀,同時動用一部分外匯來支援紙幣。這一政策旨在穩定國際市場上中國貨幣的價格,並進一步建立起不受外國勢力干擾的銀行體系。儘管國民政府在推行現代化過程中不無成就,但由政府透過信貸合作機構或農業信貸署(成立於1937 年)向農民提供信貸服務以發展經濟,卻毫無可能。此時的農村銀行信貸只能用來滿足季節性短期貸款的需求,尚不適合為長期生產性投資提供信貸。它在農村的力量只能和舊式的高利貸行業競爭。當時制定的眾多農業經濟發展藍圖中有些專案已經開始實施。這些專案包括了從開發荒地、植樹造林、興修水利、保持水土到控制蟲害、改良種子、改進工具和農作物以及牲畜的品種改良。同時引進的還有美國式的大型農場。但在對於農業發展至關重要的鄉村一級,政府並沒有做出持續有效的努力來提高全國範圍內的農業生產效率。
社會財政狀況在現代通商口岸的經濟部門裡顯示了同樣的集中趨勢。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南京政府放棄了在全國徵收土地稅的權力而讓予各省政府。這樣,南京政府從一開始就失去了對廣大內地的控制。放棄歷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