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瞭解中國,這是因為:與其他民族相比,中國人更愛從歷史角度觀察自身,他們強烈地感受到傳統的存在,透過歷史我們就能按中國人瞭解自身的方式來了解中國人。其次,透過研究中國人審美、認識和制度的衍變,最可以看出他們在這些方面取得的獨特成就。這與中國的現狀不能混為一談。只有在中國歷史長河的背景下,我們才會發現其運動的方向並對目前在中國發生的一切有所瞭解。
當代中國變革轉型的根本原因,主要源自西方的新興力量與本土傳統習慣及思維方式之間的衝突互動。本書因之亦分為兩大部分:3000多年來中國傳統文明在相對隔絕的狀況下的衍變,及自近代以來作為對現代西方社會的回應,這一文明所經歷的變故與轉型。
一、東亞的土地、民族與語言
中國是所謂東亞文明的母源與主體。當歐洲人首次由西向東遠航到震旦(Cathay )、日本和印度時,他們很自然地將這些地區通稱為“遠東”。同樣,如果美國人西跨太平洋到達這些地區,也會把這些地區稱為“遠西”。不過對當地人而言,這些地區既不“東”、又不“西”,更談不上“遠”。一個較好的術語是“東亞”,因為它排除了陳舊的歐洲中心主義思想。
中國在東亞擁有遼闊的幅員,又長期在這一地區發揮著主導作用,因此研究中國必將涉及整個東亞地區。在本章以下的篇幅中,我們將首先探討中國的東亞背景,進而再對中國的地理、傳統經濟與社會作進一步的研究。
“東亞”有三種含義:在地理上指亞洲被高山大漠一分為二的東部地區;在人種學上指蒙古人種(愛斯基摩人與美洲印第安人除外)的棲居區;在文化上則指深受中國古代文明影響的地區。最後一個含義所指最狹,除中國之外只有日本、朝鮮和越南,並未把以下另外兩大地區包括在內:其一為中亞地區,特別是蒙古、新疆和西藏,該地遊牧民族的歷史透過商業、戰爭和佔領已與中國的歷史融為一體;其二為東南亞地區,該地文化似乎更多地受到印度的影響,不過近幾個世紀以來,該地區與東亞在經濟、文化和軍事戰略上的聯絡亦日漸緊密。
自然環境
東亞文明和人類的其他幾大文明相互隔絕而自成格局。高山大漠把東亞和其他地區隔離開來,因而東亞發展出一種大體上保留至今的獨特文化正規化。如世界各國的現代文字均脫胎於西亞的字母文字,唯有東亞的文字― 漢字完全是另外一套體系。
西方文明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希臘等幾個相互密切聯絡的地區發展起來的。它擴充套件到歐洲大部、北非、西亞後才一分為二,即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印度河流域(現巴基斯坦境內)是古代文明的第二大中心,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7 年入侵這一地區亦證明西方和印度在古代就有密切的聯絡。
作為古代東亞文明搖籃的中國北方地區幾乎完全與世隔絕:東邊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邊是1 萬多英尺高的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以及從這世界屋脊延伸出的崇山峻嶺;北部是大片的中亞大漠荒原,氣候寒冷惡劣,在馴化馬和駱駝之前人跡難至;而南部是更加不利於交通的山地叢林。在這種地理和氣候條件下,古人的活動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在今天,從西伯利亞到馬來西亞也只有兩條鐵路及若干公路可通。
氣候對東亞的文化也很有影響。歐洲和西亞的氣候主要受大西洋控制,降雨大多發生在春秋兩季。北歐日照較短而地中海和西亞地區降水較少。因此,歐洲和西亞並不講究深耕細作,一般每年只耕種一次。和印度一樣,東亞的氣候主要受亞洲大陸影響。冬季,中亞上空的乾冷陰沉氣流南下,在亞洲南部與東部邊緣地區形成乾冷天氣;夏季正好相反,中亞上空的氣流受熱上升後,潮溼的海洋性氣流取而代之,在大陸邊緣地區形成大量降水,受這些季風的影響,東亞和印度的大部分地區在生長季節中有充沛的降水。充沛的降水,再加上低緯度地區慣有的高溫日曬,這就使得深耕細作和作物一年兩熟成為可能。
這種特殊的氣候使東亞的農業生產方式與西方有很大的不同。東亞的許多畜牧農作物,像水稻、大豆、雞、水牛和豬,似乎都來自暖溼的東南亞地區。在西方,牧養牛羊成為經濟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而重視精耕細作的東亞地區較少使用畜力,他們更多是依賴人力。小麥是西方的主要穀類作物,而在東亞及印度大部分地區卻是水稻。水稻十分適應水田種植及該地區潮溼的夏季氣候,畝產量也遠遠超出小麥,因而能養活更多的人口 。這樣,從農業上我們就看出,東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