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蒙古帝國(或稱蒙古汗國)包括:大汗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長子朮赤後裔)、窩闊臺汗國、伊兒汗國(旭烈兀建立)。中國元朝是蒙古帝國五個汗國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即大汗汗國的繼續發展。”
“大明時期全世界的蒙古人勢力有西方的金帳、白帳、帖木兒、阿斯特拉罕、喀山、西伯利亞、克里米亞、諾蓋、蒙兀兒、哈薩克、賈拉爾、葉爾羌、穆札法爾、和碩特、賽爾別達爾、希瓦,以及東方的蒙古三部瓦剌、韃靼、兀良哈。其中以帖木兒、金帳、克里米亞以及蒙兀兒最強。我大明面對的不過是瓦剌、韃靼、兀良哈三部”
“這些也是老生常談了,不過青山居士的地圖可是十分難得,萬里江山的地形都標的清清楚楚……”
袁崇煥不露聲色的表達了對劉白羽的貶低。
劉白羽才懶得理他的小伎倆,而是配合地圖上關闊的草原地帶,用手畫了個圈:
“蒙古想征服中原,必須保證整個草原的霸權,畢竟大草原上的敵人都是全民騎馬,幾年時間就能幾千裡都能殺個對穿,可不是關內一城一池一個個啃下來能比的。”
“有道理,我還奇怪為什麼鐵木真不去佔領中原的大好河山,只留下木華黎一隻偏師攻金朝,主力卻是西征去了,原來是因為這個!”葉向高點了點頭。
“越先進的軍隊對後勤的依賴就越大。一個匈奴人幾匹馬就可以橫跨幾百裡。十萬漢騎,得有五十萬步兵保障交通線。這耗費的錢糧,沒有文景攢了五十年的老底子,武帝也燒不起。而且武帝晚年,自己也知道戰爭成本太高了,得歇歇了。”
孫承宗身為遼東督師,對於戰爭看的比那些就知道熱血,勇武之類的書生透徹得多——所謂外行看名將,內行看後勤,立刻就想通了,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最大劣勢。
其實說穿了,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的問題根本就不是什麼漢人文弱,草原民族尚武,而是一個經濟問題,羌人也好,匈奴也罷,摧毀一個部族,就會有一個新的部族出現。因為中原王朝再厲害,也只能消滅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不可能消滅整個歐亞大陸草原帶的遊牧民族。
推一萬步說,就算是盡滅之,中原王朝因為降雨線的問題,就算是移民,也無法採取農耕的生活方式,還得遊牧生活,而這些遊牧生活的漢民,中原王朝怎麼控制?因為農耕的生活遠遠好於遊牧,所以這些遊牧生活的漢民就有南下的需求,誰去控制,稍微不慎,這些遊牧生活的漢民一樣會南下,改朝換代,如果你無法移民的話,新的蠻族又會佔領這塊遊牧的土地。
在工業革命前,蒙古高原對於農耕民族的收益遠小於支出,這點無解。而且,一旦發生了氣候異常,降水線南移,遊牧民族為了生存會更加大舉南下。一個降水線南移,就要了中原王朝的命了。北方越來越乾旱,農業收成越來越低。
遊牧民族為了生存,更加激烈地南下劫掠乃至改朝換代。
唯一解決的辦法,只能是工業革命。
當然無論袁崇煥,孫承宗還是葉向高智力再高,也不會明白什麼是工業革命,劉白羽自然也不會解釋這個終結遊牧民族的利器,他要說的,是這個時代的人,能理解而不知道的事情:
“其實元朝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奇蹟,一個鐵木真個人能力超強的結果。但是鐵木真建立的制度樹立起了草原上黃金家族的神話,導致整個草原成為一個整體,草原上的大汗們,沒有取得整個草原的統一之前就入主中原,十有**會被自己的親戚抄了老家,而想統一整個草原的難度麼……畢竟一千多年的遊牧民族,也只出了一個鐵木真……”劉白羽平靜的說道。
孫承宗和葉向高對望了一下,相對點頭。其實這些事明朝的大臣隱約也有一些感悟,明朝曾經被也先和俺達汗兩次圍攻北京,都是兩者主動議和原來是顧忌草原上的老家被抄啊。
說穿了這就是蒙古草原上大汗們的悲哀了,想入住中原,就得先統一草原,統一到哪裡才算呢?蒙古本部麼?那還得防備中亞的親戚呢!打下中亞,克里米亞汗國你打不打???都打下來?那就得這位草原大汗有成吉思汗的才能外加自己敵人都是頭豬了。
“但是,滿洲就不同了,他只要控制東蒙古,取得蒙古的馬匹,就可以保證側面安全,一心攻擊大明,或者說皇太極胃口再大些,控制陝西一帶的蒙古部落,使我大明邊境處處有警,也就足夠了。”劉白羽解釋道。
“難道就建州就不怕草原上的危害麼?”袁崇煥質疑著,以為找到了劉白羽言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