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浪衝刷而成的重嶂危崖群山,其間有稀疏可見的銀製樹樁,整個作品山體高低錯落,山形婉延曲折,古木的蒼勁與拙樸給人以平遠式山景的迷濛感,纖細且飄逸的“山峰”影影綽綽的,宛若“蓬萊仙境”般,此木山為日本“奈良”年間的遺物,儲存、保護得很好的珍稀木山盆景。“精美、精美之極”自言自語的餘啟明望著照片,情不自禁地連連擺頭叫好。
世界上儲存最好最老的木山當屬日本古木山收藏;故宮收藏清代木山玉石盆為玉石與根雕或根藝結合的開先河大作;宋代蘇家三代傳承的清供木假山為木山藝術、木山盆景的文化先驅之舉;近代人仿效石供般取形態怪異,大小適中的枯名木“植”在木或石制幾座,被人們習慣地稱為“木山子”而非木山的奇木清供,亦非木山盆景。古代藝術瑰寶,渾然天成的木山文化讓餘老感動。餘老手中的資料資訊確也明確地表明:幹年前的蘇氏木山清供已經遺失,成為歷史的記載;故宮的清代木山玉石盆景藏品己是傳世絕品;拂去古藉的封塵,凝視木山玉石盆景和日本木山作品照。一時激情湧動的劉曉心中由然而生一個念頭:追尋歷史的曾經輝煌,再作木山盆景、木山玉石盆景。這宿願讓他牽腸掛肚般的記憶,成為心中揮之不去的夢。
於是就有了後來一個熱愛盆景藝術人的尋夢行動,餘啟明為了找到木的“山”。他利用各種外出學習、參加會議、講學等的機會,足跡遍佈祖國的大江南北。北至吉林牡丹江畔去尋一種被叫作“浪木”的材料,那是幾十年前人們改天換地在山地建築水庫,山裡林木被人類瞬間地刻意淹沒填埋的樹木,優質的樹木因樹脂的作用,在水下缺氧條件形成殘缺枝幹奇型怪狀的枯乾,生成讓人觀後會產生各樣象形的聯想,稍施加工的抽象造型藝術品;南到海南島的天涯海角,到雲南邊陲尋覓熱帶雨林中的珍稀物種原木朽木,像紫檀、樟木、黃花梨古木的枯根。
讓他慨嘆的是人的“潛能”,在海南島因為商家的壟斷炒作,三五年間將樹木基本絕跡的花梨木抬價幾十倍,於是當地的農民將曾經伐倒樹幹的地方把曾丟棄的樹根挖出,之後是又將從前粗放式亂砍伐粗放式取出枯木與勁根的地方,為繼續深挖地尋找以前遺留下的更小更細的殘留根莖,重又掘地三尺地四下尋探;農民為實現發財夢想,餘老為了實現理想,都在霧裡看花般地尋覓著古老傳說中的神木再現。
執著痴迷的餘老只是在想編織一個夢想:做幾件枯木根藝的盆景作品,再現木山盆景,發掘中國傳統的木山文化,恢復古己有之的木山玉石盆景藝術形式。面對尋覓艱辛與因木根價錢的虛高而捉襟見肘時,他唯有勸慰地自語道:“誰讓我知道這段盆景文化歷史的,讓我知道中國盆景“家族”中曾經有過木山盆景呢?”
(圖:故宮藏木山盆景照)
九十三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也可以說有志者,事競成,兩塊出自海南島的黃花黎枯朽的千年樹根,讓他圓了他的“木山盆景”夢。那是喜歡根藝的餘啟明幾年前隨單位去海南島五指山旅遊時,他從農民廚旁的柴火堆旁發見到兩塊頗有些形的根料,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樹根太朽太堅實不好當柴燃著的理由,沒花幾個小錢買下灶旁被丟棄在一邊的樹根,在木根邊緣處還帶有燒焦成炭的黑色。二塊樹根的形象,因一時沒有創作“靈感”找不題材,被一直擱置書架頂。今天,朽質和炭黑包裹的名木樹根靜靜地託在餘老氣定神閒的手掌中,他憐香惜玉般地百般端詳、揣摩。經過他鋸、銼、打磨、拋光的一番收拾,木根有了模樣,紅裡透著油黑地呈現深淺變化的光澤,木的表面彷彿是有一層“釉”般的透明。樹根的多枝杈令手中的木頭呈多變化的木紋理,螺旋線、波浪線、漣漪紋各式曲線紋理於一塊木上,纏扭在一起,呈現火山石地域植物頑強的生命痕跡,朽木根形態萬變地成多層、多蔓,孔洞與空穴交錯,枯死的樹根競是這樣的美,他腦中只有閃出“鬼斧神工”這樣的詞彙,他驚歎:樹的生命力,競然如此地倔犟,如此地頑強。 根木打磨後紋理、質感與形色都讓餘老始料不及,他被這大自然藝術品的根木憾動了。
一輩子與植物學習、研究、寫書、編書為生,晚年競又與枯木,如此美妙的樹根結緣,與樹木扯不斷的一生!……餘啟明更被自已突然的認識深深地感動,一股令人陶醉的幸福感襲來,感到身體內一陣心悸般地擅動。他憑藉多年的盆景藝術修煉,對生長在特殊氣候與地質環境表現出大自然魅力的天然藝術品,手中枯木獨具的外形和清晰的肌理都會讓他聯想到山,外觀像山,氣勢更像曾經看見過的眾多名山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