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盡善盡美,溶入創新技藝令作品,內容更時尚、視覺上更抓人眼球,更自然更豐富地賦予了現代意象。藝術創新作品致力於拓展木與石結合發展古老藝術形式,在理論還上升到了“木石良緣”的文化內涵,木與石的結合用傳統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說”,木與石相結合是“和”的文化理念,中國人就講究“和”嗎。
從第一件木山盆景作品“讀李白《望廬山瀑布》”問世時起,他就痴迷地一發不可收地幹了起來。四處尋著古木朽木根,經過洗刷、打磨清理後襬在院中石頭上,就會靜靜地左觀右賞、前後俯仰地端詳、構思,有時陷入冥想人長時間呆呆地望著前方一動不動,望去猶如一尊雕像似地佇立或端坐,他的樣子很讓老伴擔心,總要上前拍打他,將他“喚醒”。
最近又從海南島淘來一件雙峰式山形的陰沉木,一件有近一米長多起伏的枯樹幹,千百年水下泥土的腐蝕看上去遍佈凸凹孔穴,很有點多峰山型的一塊由河底拖上來的古木料。陰沉木在四川等地也被稱為烏木,在學術上稱為“炭化木”,烏木因罕見且質地特殊,兼備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韻,自古被受人們青睞,民間素有:“縱有財寶一箱,不如烏木半方”之說。陰沉木自明清代已進入“珍寶”範疇,在故宮的烏木藝術品是放在珍寶館珍藏。陰沉木成因純屬自然界的特殊原因,將古樹一下衝入江河湖泊中,歷經千百年歲月古樹深埋水下造就其姿態萬幹、萬年不腐的枯木精華……陰沉木,在國外被稱之為“東方神木”。黑色質堅的物質為一種質地堅硬耐腐蝕其斷面烏黑烏黑髮光的,而且很細膩、有絲綢般的光澤,日照或燈下有反射光的特殊木頭。多為香樟樹、楠木、黃柏、槐木等富含樹脂的樹種,在特殊地理現象如洪水、地震、颱風等條件下被石頭、泥沙掩蓋下沉積在泥石水底下來。在缺氧、高壓狀態下歷經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石化過程成為介於木石之間的植物化石,也可稱之:“植物木乃伊”,深藏地下千百年仍身胲完整。陰沉木的質與形,構築了樹之魂、石之神的核心,難以想象二者千萬年來其形與態的演變過程和物理、化學的成因。光澤厚重如綢緞、質地細膩如象牙、幹姿百態絕無僅有的杈椏交錯舞動的造型、一件歷經大自然鬼斧神功的“樹木乃伊”,“木乃伊”獨具的形態、氣勢、色澤令任何人見過該木後都會永遠地記住。
這塊在古代河床泥沙、水下歷經千百年歲月滄桑,飽經激流沖刷、泥石碾壓、魚啄蟹棲而成遍體孔穴的陰沉木。讓餘啟明體味到蘇洵、蘇軾三代人建祠堂供奉木山的摯愛心情,人對山的祟拜移情至山形且有山紋理、氣韻的木山,是木山文化的由衷祟敬。為了這鐘情之物,他不辭辛苦地又是去海南看貨、定貨,又是辦理航運、汽車運的,六十多歲的人了。不過想來也不奇怪,個人愛好也是人一生的緣分,餘老對樹木、對樹的衍生物,一種歷經石化過程中的樹木的那份執拗摯誠情結,這就盆景世家得以傳承的“文化基因”。山形陰沉木的型體與厚重敦實氣韻的“誘惑力”,在地下在水裡沉寂幹百年的樹木“精靈”,讓他樂此不疲地為之奔波。文化人的天性、一生的樹木情結,讓這位老人著重個人理想的追求,對美好事物的想往,純屬於個人的精神境界。人是要過物質與精神俱全的生活才行的,才是完整的人生,至於孰在先後,孰更重要,卻因人而異。
觀察一個人的價值觀,會由他的點滴言行清楚地表達出來。眾生中,有人重物質享受嗜財如命,有人重精神享受視藝術為生命。在餘老記憶中最典型例子當屬二戰期間赫赫有名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逸事,他在80多歲高齡時為逃避納粹*,從鐵蹄下的維也納遠逃至英國倫敦。逃跑的時候,他全然不顧危及生命地費盡心力拖回兩個大箱子。箱中沒有他的任何生活品而全部是藝術品,被他視為生命一部分的藝術品,這是一個洞悉人心、明瞭哲理心理大師的思維與行為。弗洛伊德在工作時,在剖析人精神,在描述人行為的寫作時候,在他面前的桌上是一定要堆放一些藝術品和古董什麼的,他會面對這些人類思想與歷史創造力的產物,時時地發思古幽情,與先人的溝通、交流,讓他靈感會源源而來,讓他從中汲取了智慧與力量,於是筆下洋洋灑灑起來,這就是他不要衣食,甚至冒死也非得帶回這些在戰火下百無一用東西不可了。這個故事餘老曾多次地講給女兒聽,他只是想告訴她:人一定要有追求,當然女兒很乖,學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大學畢業又考取了加拿大的碩士研究生去了多侖多的大學。
餘啟明如此清楚地記得並感動於這樣的故事,全因他心領神會般地讀懂了大師的內心世界。餘啟明也有過讓常人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