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相得益彰的宜人景緻;創造著“託體同山阿”的建築與自然地貌融為一體的合諧理想,皆體現佛門淨土的信仰。也因此有了五臺山、九華山、普陀山、峨嵋山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還有武當山、岱山……數不盡的山中有廟,廟隱山中的景緻。這樣的信念,讓教眾們既使是在平原地區、在城池中建築寺廟,也一定要在高牆深院內廣植樹木,隔絕塵世地獨處以示世外潔淨之地。
此時餘老與劉曉倆人完全陶醉於撼人心脾的美景,和由此而引發的對佛教與自然融合因果關係的思考。餘老更是被山與廟的無以倫比色彩之美妙,深奧妙測意境之幽遠所打動,他感受到在內心深處的那種潛潛地銘刻心靈的震撼和無限的視覺享受與愜意。
幾天的活動下來,細心的劉曉注意到餘老對樹木獨有的痴情,他發現在各處行走時,每當見到有樹的折枝或樹幹下石下受壓迫的嫩枝條,餘老總是上前細心地一一地將樹枝梳理一番。當見到松樹陳年落下的枝葉堆積在樹杈枝葉間,將樹枝幹壓低時,他總會輕輕將黃枯的針葉和幹杈一一摘取、抖下,然後將樹枝按長勢上下理順。經他手修整舒展的綠枝葉,總會帶給他口角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他會站在原地細細地觀賞一番才離去。在劉曉觀察:餘老那眼神、動作還真有些含情脈脈的神態,每當臨近離開經整理過的樹木時,他手還不捨地撫慰著綠綠的枝葉一番,眼中流露出男人特有的目光,或如對情人般珍惜或是對妻子般厚愛的脈脈光澤。餘老眼球傳遞出的資訊,讓劉曉看得明明白白的:對樹木的真情懷。 。 想看書來
二十七
經劉曉提議,餘老將事先的藝術採風計劃中原本沒有參觀宜興陶器之行,臨時安排決定了。劉曉對能去宜興心中充滿了對餘老的感激,因為在城市裡生活長大的他從沒見過陶瓷器具的生產,不知道盆景各式各樣的陶瓷盆缽是怎麼製作,怎麼燒出,更對了解譽滿全球的宜興紫砂壺充滿了渴望。他從課本中得知盆缽有很多種類,有人工燒製的陶瓷和泥盆;有天然形成的石盆比如廣西等地石灰岩溶洞天然形成的雲盆,海南省海口市周邊的火山溶岩石鑿制而成的火山岩盆;華北承德地區出產的雞骨山石盆等自然狀態或稍許加工形成的盆缽。當然介紹更多的是產於江蘇宜興的紫砂盆缽,最適用養盆景也應用數量最大的盆器。對紫砂盆缽自己卻少有了解,這次正是個補課實習的好機會。而且餘老是對盆缽文化很有研究的專家,特別是對歷朝代的古盆,包括唐代以前的古陶盆;宋代鈞窯花盆;元代龍泉窯盆缽;明清代的瓷器花盆和宜興的紫砂盆還有廣東石灣的上釉彩的陶盆都很有見地,而且是圈內很有名氣的古盆鑑賞家。劉曉在校上學時餘老還曾去林業大學講過古盆選修課,而且據說社會上很多“玩盆”的收藏大家,凡有把握不住時都是請餘老去邦助鑑賞古盆。
餘啟明卓絕的古盆鑑賞藝術功底,得益於他對盆景盆缽的愛好和三十餘年的編輯經歷,因為作為盆中之景藝術載體的盆缽,在每部編寫的書中,都是必定要設定的一個章節,來專門詳盡介紹的,這本將編撰的大部頭書也與其他盆景書籍是一致的。現在己出版的各種版本盆景書籍在最後一章或最後一節都要介紹盆景己應用的各種式樣、各種材質的盆器,一般包括有產於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山東淄博、河北唐山、廣東石灣等地的瓷盆;雲南大理、四川灌縣、廣東肇慶、山東青島、江蘇鎮江、北京房山等地產的各種石材經人工加工而成的石盆等等都要作介紹,其中還包括各類盆的功能、器形特點、材質、產地、形式等等,這些屬於盆缽器具應用與文化歷史範疇的東西。
對盆器知識僅有初步表面瞭解的劉曉,對能去宜興陶都參觀陶瓷生產工藝,瞭解花盆的製作過程令他興奮異常。他也知道在各種盆景書上都講:盆景作品中盆缽的位置很重要,在盆景的藝術創作過程中也要構思盆與景之間的審美,實現盆器的選擇,作者要對擬完成的盆景,依照己產生的“腹稿”中盆缽效果,實踐“依景選盆”的創作原則,也就是有了盆景的“意象”,也就有了挑選盆缽基本的依據內容。根據樹樁的形式和作品的藝術效果去選擇用深盆、淺盆、低盆、高盆,方盆、園盆或者異型盆。致於盆缽質地對栽種植物的影響更是複雜,什麼松柏類一般宜用紫砂陶盆;雜木類產一般多用釉陶盆;微型的適用釉陶盆或紫砂盆;特大型可用鑿石盆或水泥盆;觀花觀果類採用泥盆,待觀賞時可以套裝瓷盆或釉陶盆等等。中國盆景講究的是:“一景、二盆、三托架”三位一體的藝術整體美嗎?缺一不可,而且講究盆的款式與色彩要與造景既有對比又要協調,要使景與盆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