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幕府將能持續下去。
在與長州有關係的朝廷貴族巖倉具視(1825~1883)的協助下,由薩摩藩與長州藩領導的外樣藩同盟設法獲得一項要求廢除幕府的朝廷敕令。靠著這權威,他們在1868年1月3日佔領皇宮,宣佈“王政復古”。雖然幕府支持者的反抗繼續了一些時候,慶喜本人經過短期的猶豫不決且不合作反抗後,奏請奉還大政。他退隱至靜岡,平靜地度過他剩下的45年人生。
王政復古的天皇是一位15歲的男孩,名叫睦仁(1852~1912),年號“明治”(光明的統治)。他在前一年,1867年1月,其父孝明(1831~1867,1846~1867在位)死後剛剛即位。孝明之死有諸多爭議,他很可能是被毒死的。
下毒理論最直率的支持者是唐納·卡爾曼(Donald Calman),他斷言孝明被暗殺。當時在日本的日本學專家恩斯特·沙託(Ernest Satow, 1843~1929)也似乎抱持這種意見,許多現代醫生也這樣認為。對比之下,康拉·託曼(Conrad Totman)認為從現有的證據來看,天花是其死亡原因。
他不完全支援王政復古運動,寧願朝廷與幕府結合。他的死當然有方便之處,倒幕派獲得了最重要的天皇敕令。他的死也去除了倒幕派面對一位不情願的、難以對付的成人天皇的可能性,且反而留下一位可能可以操縱的男孩作為國家元首。
總之,持續將近700年的幕府統治結束了。外國鬼子回來了,沒有想離去的樣子。外國鬼子第一次出現時,一幅根據日本“放屁比賽”的風俗繪製的流行漫畫描繪西洋人被日本人的屁吹走了。但是這個情景只是誇誇其談,外國鬼子沒有被吹走。相反,外國鬼子最終開啟了這個閉關自守的國家的門戶。西洋人佔了上風。
本章綜述(1)
武人德川家康與他後面的幾位繼承人,強化了16世紀後半期展開的統一過程。基於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的成功與在許多情況下兩人的實際政策,他們能夠復興幕府。德川家族佔據將軍職位達兩個半世紀。德川政策的主要推力是儘可能保持日本在穩定的正統主義狀態下,這包括去除西方的威脅(由天主教對幕府權威提出的政治威脅所象徵)以及有效地封閉日本跟外界隔絕。其他控制的機制包括大名定期到幕府所在地江戶參勤交代、依據戰略需要重新分配各藩領地、社會階級的階層分離、限制旅行與交通、宵禁、監督、連坐法,以及日常生活的具體規定。違反規定通常意味著遭致無情的懲罰。
儘管理想是維持現狀,但重大的內部改變發生了。尤其,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社會秩序的實際改變。例如,強大的商人階級的崛起,以及武士因為無仗可打而弱化(武士實際上變成官吏,但卻意外地被理想化)。一個新的、充滿活力的市民文化出現,以商人作為中心。此外,儒學的提倡原本旨在支援正統與秩序,卻也出人意料地改善了教育水平與批判的思維。藉著強調天皇為最高統治者,儒學也提出有關幕府的合法性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對中國對日本的過度影響、注重過去、以神道與天皇為中心的民族主義崛起了,這些發展對苦惱於腐敗無能的幕府絕不是有益的。
幕府因這些國內因素可能終會垮臺的,但幕府的末日碰巧因西方列強在19世紀中葉返回日本而提早來臨。列強要求通商和其他權利,並強迫日本簽訂屈辱的條約。儘管幕府是日本的軍事保護者,但卻沒有能力防衛國土對抗外國威脅,這使得長久以來反對幕府的外樣藩有機會發動有實力的政變,尤其是薩摩藩與長州藩。他們的行動是機會主義與真正民族主義的混合。1868年初,末代將軍不得不辭職。在這兩藩武士的支援下,少年天皇得以王政復古,開創日本史上的新時代。
本時期的關鍵發展摘要於表3—1。
表3…1德川時代的主要發展
發展 時期
幕府重新建立 17世紀起
外國人被驅逐,基督教(包括天主教)被鎮壓幕府控制政策就緒 17世紀早期至中期
至17世紀中期
武士角色轉變為官僚 從17世紀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