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頁)
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想看書來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釋義】
全軍退卻,避開強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語出《易經·師》卦。《象》辭說軍隊在左邊紮營,沒有危險。敵勢全勝,我不能戰,則必降;必和;必走。降則全敗,和則半敗,走則未敗。未敗者,勝之轉機也。如宋畢再遇與金人對壘,度金兵至者日眾,難與爭鋒。一夕拔營去,留旗幟於營,豫縛生羊懸之,置其前二足於鼓上,羊不堪懸,則足擊鼓有聲。金人不覺為空營,相持數日,乃覺,欲追之,則已遠矣。可謂善走者矣!
走為上計,不一定是失敗時或選擇戰機時才做的事情。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歷代名臣於叱吒風雲建功立業之後,多有急流勇退的例子。其中原因殊為複雜,總體來說不過是雄主們屠戮功臣的習慣性衝動造成的。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東山再起,成為春秋末期最後一個霸主,把越國的領土一直推進到今天的山東省。在勾踐復國的過程中,有兩個人的貢獻不得不說,他們就是文種和范蠡。當年勾踐就是因為不聽文種的勸阻,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一意孤行率兵抗吳,才慘敗亡國。戰敗之後文種並沒有拋棄勾踐,而是忍辱負重在吳國為勾踐多方奔走,才使得吳王勉強答應不殺勾踐。勾踐本人被囚禁於吳國三年,在此期間文種代為掌管著越國的大小事務。他在國家淪喪之後力撐危局,鼓勵人民發展生產,等待勾踐回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文種向勾踐提出了七條計策來對付吳國。勾踐採納了文種的計謀,終於打敗吳國,還被諸侯尊推為霸主。勾踐復國成功,洗刷了在吳國做牛做馬三年的恥辱,群臣爭相朝賀,全國上下沉浸在狂歡的氣氛中,但勾踐卻沒有半點喜笑顏開的表情。另一位功臣大夫范蠡看見這種情景嘆息說:“是離開朝廷的時候了。”於是上書越王請求告老還鄉。勾踐當然是再三勸留,但是范蠡去意已決,最終不辭而別。
范蠡臨走之前送了一封信給文種,信上說:“越王的為人你是知道的,他脖子很長,嘴巴像鳥喙一樣尖利。這個人有驚人的耐力,能含垢忍辱。但是他有可怕的忌妒心,這種人只能與他共患難,卻不能與他共安樂。現在舉國歡慶,越王卻不開心,這是因為他已經開始擔心功高之人今後難以領導,由此露出了殺機。你如果相信我的話趕快辭職引退,走得晚了恐怕難得善終。”
果然,勾踐復國後很快就和功臣們疏遠了關係,很多大臣紛紛辭職引退。文種對范蠡說的話將信將疑,加之難捨得來不易的榮華,就只是稱病不出,卻沒有離開朝廷的意思。
一天,勾踐親自去文種家裡探望病情。文種裝作病得很嚴重的樣子,強作支撐迎接勾踐。君臣之間漫無目的地談了一陣之後,勾踐對文種說:“先生曾經賜給我七條計謀,我只運用了其中的三條就消滅了吳國,勾踐真不知道剩下的四條計謀先生準備用來對付誰呢?”文種只好回答說:“現在天下太平,那四條計策我看不用也罷。”勾踐卻似笑非笑地看著文種說:“那都是很好的計策啊,不用豈不可惜。文大夫,麻煩你代表寡人帶著這四條計謀到九泉之下,幫助我去對付一下吳王死去的祖宗們吧。”說完勾踐起身離去了,走時留下了一把寶劍。
文種接過這劍一看大驚失色,因為當年吳王夫差就是用這把劍逼迫吳國的棟樑之臣伍子胥自殺的,勾踐是希望自己步伍子胥的後塵啊!面對此情此景,文種嘆息道:“我不聽范蠡的忠言,終於被勾踐所殺,愚蠢呀!”說完就拔劍自殺了。而范蠡卻攜帶家眷和財寶到了齊國,自己經營家業,過著舒服自由的生活。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作戰察兵,國之大事(1)
戰爭是關係到人民生死和國家存亡的大事,以戰略的高度對軍事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體現了“一代兵聖”對戰爭問題的慎重態度和高屋建瓴的戰略眼光。不察兵而輕易發動戰爭,不察兵而輕易與敵國作戰都是危險的,輕者喪師殺將,重者失地滅國。因此,孫子在篇首就提出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這裡不僅提到了察兵之於戰的重要性,同時也包含了慎戰的思想。
用兵不察,師敗身死
春秋時期,宋國是弱國,卻一心想做霸主,不斷攻擊比自己更弱小的國家。一次國君宋襄公領兵攻打鄭國,鄭國慌忙向楚國求救。楚國國君派能征善戰的大將成得臣率兵向宋國本土發起攻擊。宋襄公擔心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