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終南鎮南行,越阡陌,過亂石河灘,迤邐上山坡,穿過長裡許之橡樹林,即至樓觀;為程約二十里。沿路阡陌縱橫,皆是稻田,鄉村林木蔚茂,儼然江南風物。
餘等決定宿樓觀,觀俱道士,監院王姓,知客曾姓為湖南人。部署略定,餘獨出樓觀西門閒眺。小山坡阤而下,盡是麥壟,一望如鋪綠錦。立麥壟中向西遙望,一塔翼然聳立山麓,形制甚古。餘初擬獨往一覽,以相距尚有數里,尚待進午膳遂止。
餘等因讀佐伯好郎《大秦寺所在地考》一文,因起漫遊盩厔之意,擬一訪所謂五郡與大秦寺者,是否至今猶有其地。而據乾隆盩厔舊志,大秦寺在黑水谷,故至樓觀後,即向道士問黑水谷所在,擬於當日一遊,明日即行東反。詢後知黑水谷西距樓觀尚有四十里,不禁為之惘然,因決於午後周覽樓觀附近各地。先出東門探說經臺諸地之勝,復轉而西,從麥壟中行至玉女泉小憩。於是越小坡,至午間所見古塔處,塔旁一寺,殘破不堪。餘等坐寺門前階石上息足,餘以旁有一塔,與坡公詩合,因戲言此即大秦寺也。同人皆為大笑。適有一村童立其旁,遂詢以寺名,村童答以此是大秦寺,餘等聞言,俱雀躍而起,喜其巧合。因相率入寺內細察,王以中先生首先發見明正統鍾銘,徐森玉先生亦發見乾隆時寺僧墓銘。次日徐王二先生赴黑水谷,考察舊志所云大秦寺在黑水谷之言是否可靠,餘與劉子植先生則仍至大秦寺考察,又因寺僧之指示,得見咸豐時斷碑。此三者皆足以證明此寺寺基確即以前之大秦寺,因抄錄如下,以資考證。
(一)明正統鍾銘
明正統九年(公元一四四四年)鑄鐵鐘一口,懸於大殿門西簷下,鍾銘東北兩面可見,餘為牆掩,大約俱施功德人名也。銘錄如次:
五峰丘木山大秦禪寺鑄鈒序
大明國陝西省西安府盩厔縣僧會司遇仙鄉大峪裡地坊大唐太宗敕賜承相魏徵大將尉遲恭起建監修至玄宗國師一行弘師被土星致災受已畢顯大神通作無為相南無金輪熾盛自在覺王如來
倒壞本寺住持僧無盡禪師重造寺宇啟建□殿缺欠金鐘獨力難成□發誠心乞化到太和長安京兆坊張明鼎張明敏等處化到黑金壹阡陸百觔鑄鈒
正統歲在甲子孟夏伍月拾柒日丙寅
金火匠範琮和等鈒完
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子千秋天下太平萬民樂業五穀豐登
盩厔縣知縣鄭達縣丞王齊主簿馬馴典史許貴
(二)乾隆時寺僧墓碣
碣供養於大殿內東南面佛座上,碣文如次:
大禪師修行於終南盩厔縣大峪裡地坊
五峰丘木山大秦寺供奉住持僧劉儒清之墓
大清乾隆五十七年吉日書於大秦寺
(三)咸豐時大秦寺殘碑
碑臥於寺門外西邊麥田中,下截殘去,不知所往。碑文如次:
杜亭邑
大老禪師法諱海闊墓表碑
易雲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故細行受細名大行受大(缺)老師不唯大行堪表即細行亦無不可表也海闊石(缺)負性柔弱寡言笑守師訓但廟內無養長老代理(缺)性純樸嗔曰盩邑大秦寺餘落髮地也現有積囊何不(缺)規人皆謂其賢師弟海際不守法戒長老料其不能(缺)海闊與徒往焉甘受淡泊而不怨迨後諸事如意(缺)浪酒爛交寺業十花八九而亡海闊曰此寺墳墓在(缺)著錦數年業復如初兩寺皆興不賢而能治家若(缺)不忘其德欲立墓表囑餘作文略述生平而表現任盩厔縣僧(缺)
大清咸豐九年歲在己(缺)
按以上所錄,文字俱甚俚俗。唯自明以來,此寺仍名大秦寺,則因此可以礎�晃摶傘C窆�侗T厔縣誌》謂大秦寺有記宋建隆四年(公元九六三年)重修舊碣,今已無存;據土人相告,此寺有舊碑,後移至縣中雲雲。此移至縣中之碑,其為記建隆四年重修寺宇之碑耶?抑現存西安碑林之景教碑即由此移至西安,因而十口相傳,有此異聞耶?由樓觀至盩厔縣城尚有三十里,餘等求歸心切,無由至彼一驗傳說之然否,此事只有俟之他日矣。
蘇東坡《大秦寺詩》雲:
晃盪平川盡,坡阤翠麓橫。忽逢孤塔近,獨向亂山明。信足幽尋遠,臨風卻立驚。原田浩如海,滾滾盡東傾。
金楊雲翼《大秦寺詩》亦謂:
寺廢基空在,人歸地自閒。綠苔昏碧瓦,白塔映青山。暗谷行雲度,蒼煙獨鳥還。喚回塵土夢,聊此弄澄灣。
兩人詩俱及大秦寺塔。按今寺大殿東相距約四十呎許有七級八稜寶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