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影響效果最為宏大的科技新武器是潛艇。交戰雙方既然打不退彼此的軍隊,就只好轉謀斷絕對方糧食。英方所有的補給都靠海運,窒息英倫三島的最佳途徑,自然就是用潛艇不斷髮動無情攻擊,攔截運糧的船隻。1917年,德國這一招差不多都快奏效了,聯軍最後才想出了剋制之法。可是這一場圍海絕糧戰,正是促使美國參戰的主要原因。而英國也不例外,使出渾身解數,全力封鎖德國的補給,不但想餓死德國人,也要置德國戰時經濟於死地。英方的封堵政策,結果出乎意料的成功,原因在於德國人並沒有發揮他們一向引以為榮的效率與理性,經營戰時德國的經濟,這一點我們在下面可見分曉。兩次大戰裡面,德國軍事的機器運作優秀精良,舉世無匹。1917年盟國若不曾向美國求援,在沒有源源不絕美國物資供應之下,單憑德軍的優越,便足以決定戰爭的勝負。光看德國即使在奧地利拖累之下,還能勉強取得東部戰區的勝利,就可想而知其實力之驚人。1917~1918年間,俄羅斯帝國被德國趕出戰場,導致內部爆發革命,俄國布林什維克黨人(Bolshevik)奪得政權。新政權與德國謀和,訂立“佈列斯特—裡托夫斯克條約”(Brest�LitowkPeace),從此退出大戰,還失去舊俄在歐洲一大部分的領土。德俄停戰之後(1918年3月),德軍開始有餘力全力對付西部戰場,最後也的確突破了西線的防禦,再度向巴黎進發。此時幸有美軍大力增援,裝備不斷湧入,聯軍才喘過一口氣來。可是聯軍曾一度戰況緊急,似乎真的大勢已去。不過,這已經是德軍的最後一搏,它自己也知道已成強弩之末。待聯軍於1918年夏開始發動攻勢,不消幾周,大戰就告終了。同盟國不但徹底認輸,而且完全崩潰。1918年秋天,革命風潮席捲了中歐與東南歐,跟前一年俄國發生的情況一模一樣(俄國革命見下章)。從法國邊境直到日本海,原有的政府全部都垮臺了。勝利國的政局也同樣受到震撼,雖然英法兩國的政府就是戰敗也不至於解體,但是義大利就難說了。至於戰敗國家,更沒有一個能在革命的震盪中倖免。歷史上那些偉大的政治外交先賢——比方說,法國的塔裡蘭(Talleyrand),或德國的俾斯麥(Bismarck)——我們若能把其中任何一位請出地下,請他看一看這場大戰,老先生一定會奇怪,為什麼這些貌似聰明的政治人物,不能想個折中辦法解決一場戰禍,反而眼睜睜地讓1914年的美好世界毀於一旦呢?還有一件事也很奇怪。在過去,大多數“非革命性質”以及“非意識形態”之爭的戰爭,往往都不必打到這種玉石俱焚,非置對方於死地的地步。回看1914年,意識形態顯然和敵我陣營毫無關係。當然打起仗來,雙方都得動員輿論炒作,攻擊對方的不是,比如俄國對德國文化,英法民主政治對德國專制,等等。不過有關意識形態之爭,也就僅止於此。再進一步來看,俄國和奧地利在戰況緊急之時,也曾一再懇求友國考慮和談。而且,當時有此建議者不只俄奧兩國。那麼為什麼,列強最後還是堅持走上拒和之路,非要分個絕對勝負不可呢?
第一章 全面戰爭的年代(6)
原因是這樣的。過去的戰爭目標不但有限而且特定。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不一樣,它的野心沒有盡頭。帝國時代開始,政治和經濟活動成為一體。國際政治鬥法,完全以經濟增長和經濟競爭為出發點。但正因為如此,從此具體的邊界與盡頭都消失了。對美國標準石油公司(StandardOil)、德意志銀行(DeutscheBank),以及壟斷南非鑽石出產的英商德必爾公司(DeBeersDiamondCorporation)而言,世界的盡頭才是它們自然的邊界。或者換個方式來看,這些大公司大企業本身擴張能力的極限,才是它們自然的邊界(Hobsbawm,1987,p�318)。說得更具體一點,對英德這兩個主要競爭對手而言,天邊才是它們的界限。而德國一心想取代英國國際霸權和海洋王國的位置,如果德國的願望得逞,國勢日衰的英國的地位自然更趨低落。因此,這是一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霸權爭奪戰。至於法國的賭注,雖然不在全球,卻同樣生死攸關:法國的人口、經濟,跟德國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這種趨勢好像已經無法避免。法國能否繼續躋身諸強之列,也受到嚴重挑戰。在這種種情況之下,一時的和談妥協,也不過拖延時日而已。轉頭再看德國,它為什麼不肯等一等,讓自己日漸強大的國勢,加上各方面領先的條件,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建立自以為配得上的地位呢?何況這段時間又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