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巴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桌旁,他的許多重要談話也發表於此。
1947年春,毛澤東與幾位部隊指揮員圍著這張石桌有一次談話。毛澤東說:“我們部隊數量和裝備都比不上敵人,因此,我們採取的辦法是先打弱敵,後打強敵,先打分散孤立的敵人,後打集中強大的敵人。好比你面前有三個敵手,一個強手,兩個弱手。你先把兩個弱手一一打倒,剩下那個強的,前後失去了照應,他就孤立了,膽怯了,強手就變成了弱手,一打就能倒。把弱的消滅了,強的也變弱了。把分散的打了,集中的又要分散。”
先打弱敵,後打強敵。這是毛澤東在幾十年的軍事生涯中,指揮作戰、指導戰爭最基本的原則之一,也是人民軍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1928年初,剛上井岡山的毛澤東對根據地建設和紅軍作戰原則有過一番深入的思考。他用老百姓的小話題道出了紅軍行動的大道理。俗話說沒江西人不成買賣,沒湖南人不成軍隊。湖南兵多,土生土長,力量較強。而江西兵多是客軍,與當地反動武裝有矛盾,戰鬥力較弱。所以,我們就來上一個雷公打豆腐,專揀軟的欺,到江西去。
周繼強(軍事科學院原軍事歷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毛澤東提出的這個方針,是從實際調查中得出的。井岡山的西面是湖南,湖南當時有國民黨軍20個師和2個教導團,基本都是本省軍隊,戰鬥力較強。江西的國民黨軍只有3個師,又都不是本省軍隊,戰鬥力較弱,曾屢屢敗於紅軍手下。與贛軍作戰,紅軍勝券在握。
雷公打豆腐,專揀軟的欺,在井岡山斗爭初期成了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1928年6月,湘贛兩省的國民黨軍開始對井岡山發動“會剿”。毛澤東把“雷公打豆腐、專揀軟的欺”的作戰原則發展一步,提出了“對湘取守勢,對贛取攻勢”的作戰方針。確定以小部兵力鉗制湘軍,集中力量打擊來犯的贛軍。
紅軍主力在龍源口迎擊贛軍3個團,正面進攻,結合側後迂迴,將其全部殲滅。國民黨軍兩個師長楊如軒、楊池生率餘部狼狽逃竄。根據地人民興高采烈,唱道:“不費紅軍三分力,打敗江西兩隻羊”。
陳力(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在戰爭實踐中,毛澤東關注的是革命的本錢,決不做賠本買賣。弱小的紅軍勢單力薄,又必須多打勝仗才能發展壯大,所以唯一的選擇,就是避開敵人主力,揀弱的打。
敵強我弱的形勢,到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發動大規模“圍剿”時更顯突出。面對國民黨正規軍重兵集團,毛澤東將“雷公打豆腐,專揀軟的欺”的戰法再發展一步,形成了先打弱敵,後打強敵的作戰原則。
要打弱敵,關鍵在於善於找到弱敵,確定正確的作戰方向和作戰物件。毛澤東說:“當敵人開始進攻時,我們往往不知敵之分進各軍何部最強,何部次強,何部最弱,何部次弱,需要一個偵察的過程。往往需要許多時間,才能達此目的。戰略退卻所以必要,這也是一個理由。”因此,先打弱敵,又與誘敵深入等戰法的密切運用相關。
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作戰,面對的是國民黨軍20萬大軍。在青塘,中共蘇區中央局曾多次開會,最終採納了毛澤東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意見。可究竟先打哪路敵人,意見分歧很大。一種意見主張先打第19路軍,理由是第19路軍只有兩個師,位置孤立。但毛澤東認為第19路軍戰鬥力較強,在歷史上未曾打過敗仗。而第5路軍王金鈺部雖有五個師,但初到江西,水土不服,人情地形不熟。毛澤東主張先打第5路軍。
壽曉松(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部長、研究員)反對者搬出了軍事教科書的條文作為依據:“只有戰略進攻者可以自由選擇進攻的時間和目標(或地域),而戰略防禦者,則必須以主力對敵之主力,不打敗敵人的主力,即不能完成戰略防禦的任務”。毛澤東則以《管子》中的一段話拒之:“凡用兵者,攻堅則軔,乘瑕則神。攻堅則瑕者堅,乘瑕則堅者瑕。”他說:我們現在力量不強,本錢不夠,只能擇敵人弱點打破。
九 先打弱敵 後打強敵(2)
毛澤東最終說服了眾人,最終一戰而勝,殲敵王金鈺部一個整師和一個旅大部,取得了第二次反“圍剿”作戰的勝利。
褚銀(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在反“圍剿”作戰中,毛澤東作戰指揮的基本方針之一是“避敵主力,先打虛弱”,但並不是絕對的。他既強調先打弱敵,更強調先打好打之敵,並具體給出了衡量好打之敵的三個標準:一是敵人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