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麼在家族中的發言權,吉川氏也就遠遠落在了小早川氏的後面,處處受到打壓,心中憤懣不平。
吉川廣家大該是這樣想的:就算打贏了這一仗,我又有何功?功勞不是主家的秀元的,就是那個外來的小早川家的秀秋的。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要為了主家的榮耀去浪費自己家臣的性命呢?
吉川廣家按兵不動,毛利秀元也就樂得坐壁上觀。安國寺惠瓊、長束正家、長宗我部盛親等人想要下山參戰,又怕廣家等人暗通德川家康,隨時可能攻擊自己的背後,到時候遭受前後夾擊,難免全軍覆沒的噩運。他們急得乾瞪眼,卻誰都不敢冒險下山,只得反覆去央告秀元。秀元託辭說:“我已決定參戰,但先要飽餐戰飯才好打仗。”下令部下速取盒飯來。然而這頓飯總也吃不完,就此延誤了戰機。
就這樣,勝負的天平開始向東軍一側傾斜……
伽拉莎之死
亂世中的女性,往往演繹著比男子更為悲壯的故事。提起戰國末年兩分天下的關原大戰,就總會令人想起在戰前橫死的細川伽拉莎。
伽拉莎又寫作葛拉西亞或伽羅奢,本是日文假名的音譯,這個名字一望而可知不是日本名,它本是一位貴婦人皈依天主教後所起的教名。這位貴婦人本名明智玉子,是明智光秀的次女,天正六年(1578年),在織田信長的指示下,明智光秀和細川藤孝結為姻親,把玉子嫁給了藤孝的嫡長子忠興。從此以後,玉子就冠上了夫家的苗字,稱細川玉子。
明智光秀髮動本能寺之變以後,憑藉姻親關係,派使者去遊說細川父子與自己共同進退。然而細川藤孝不肯揹負逆賊的罵名,堅決不允,還讓兒子殺死玉子,以表示和光秀劃清界線。因為玉子連續為忠興生下三個嫡子,即長男忠隆、次男興秋和三男忠利,所以忠興不忍相害,把她送往丹後國的味土野(三戶野山)幽禁起來。
就這樣,玉子在孤寂中度過了整整兩個春秋,直到天正十二年(1584年)才獲得豐臣秀吉的赦令,由忠興將其接回本城田邊。夫妻團聚並沒過多久,玉子就被作為人質移居到大坂城下,天正十五年(1587年),她在侍女的慫恿下皈依天主教,取教名伽拉莎,意為神的恩寵。
據說忠興和玉子原本感情很好,但經過味土野的兩年幽禁,這段感情已經逐漸變質了,因此玉子才會在內心的無比苦悶中接受了一種外來的宗教。就在同一年,豐臣秀吉下令嚴禁日本人信奉天主教,忠興勒逼伽拉莎改變信仰,遭到嚴辭拒絕,從而引發了夫妻間更大的矛盾。
關原合戰之前,石田三成命令把居住在大坂城下町的東軍各大名眷屬都集中起來,以作要挾,然而伽拉莎卻以接到丈夫的嚴令不得入城而拒絕了。七月十七日,西軍五百名士兵突然團團包圍了細川邸宅。為了不落到敵人手中,伽拉莎決意一死。
由於天主教禁止自殺,伽拉莎就在做過禱告以後,命令家臣小笠原少齋用長刀刺入她的胸膛,然後用絹帛包裹其遺體,放火燒為了灰燼——終年三十八歲。
伽拉莎拒絕成為西軍的人質而自盡了,同時黑田長政、黑田如水、加藤清正的妻子和水谷勝俊的兒子也成功逃離大坂,這使得石田三成的人質行動徹底失敗。對於關原合戰的最終結果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東軍將領再無後顧之憂,從而懷著對三成的切齒痛恨從上野小山城洶湧殺來……
●松尾山上的反旗
慶長五年(1600)九月十五日,在美濃國關原地方爆發的兩分天下的大戰,最終以西軍徹底崩潰而告終。一般認為西軍總兵力為八萬餘,而東軍為七萬餘,略遜一籌,然而文獻所載數字多有出入,還有認為西軍到達戰場的總兵力為八萬四千,而東軍則為八萬八千,是東軍略佔優勢的。
不管哪個數字正確,雙方兵力相差不大卻是事實。然而雖然西軍在地理上佔有絕對優勢,卻有幾乎半數的部隊一直按兵不動,在這種情況下,失敗也是情理中事吧。
在關原戰場上,戰鬥打了整整一個上午,參戰各部均已疲憊,西軍就算戰敗,應該不難勒束敗兵,緩緩退去,尋機再起。只是這種夢想被一個人徹底打破了,此人就是駐紮在松尾山上的中納言小早川秀秋。
小早川秀秋本出尾張國杉原氏,他的姑母很小的時候就過繼給淺野家當養女,成年後嫁給織田信長麾下一名低階武士木下藤吉郎——也就是後來的太閣豐臣秀吉,而這位姑母就是秀吉的正室北政所。因為秀吉的發達,杉原氏也跟著沾光,後來還受賜改苗字為木下,秀秋是北政所的兄弟木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