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性,提高了學習效率,畢竟好為人師的心思誰都有。嗯,其實說白了,這東西跟傳銷的忽悠**差不多,只不過是用在傳播技術上。
當然,壞處也不少,那就是這種教學法不夠深入,過於粗疏,學不了深東西,理論的東西很難掌握好,不過想到反正只是學會最基本的操作機器,又不是多高深的事兒,一次不行就兩次,只要會基本操作,以後就是多練習。
這邊沒啥交警,他又提前運來大量燃油跟眾多農用機械,足夠他們折騰的了。
至於學習機械操作的過程中是否有人會發生危險,這個麼,反正注意事項都說明白了,再出事兒,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兒了,李志高可沒空管這些,他現在需要的是時間,可沒空跟你講安全。
用這種方法,只花了三天時間,李志高就教會了三個學徒如何操縱這一系列的農用機器,並且在教導的過程中,順勢把莊子裡大多數跟自己簽署新協議的人家的地皮,都給耕了一遍並插上秧,讓大家實實在在的看到機器的力量。
再之後,就是讓這三個人當老師,分別教導其他人,以此來不停擴散,當然,他們以後做的,就不是給自家耕地了,而是開拓新荒地,反正周圍這些地皮,包括馬鞍山都已經全是李志高的了,隨便耕就是。
又花了一天在旁邊監督,等發現這三個人教的還不錯,其他人的學習熱情也很高之後,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學習熱情能不高麼?先不說這些機器的稀罕,就說那能耐,可是實實在在能省時省力的好物件啊!
東家如今好心,不但給自家都耕了地,種上秧苗,還給了他們一個學習用這些機器的機會,再不好好學,不說對不對得起東家跟自己家裡的人,就說這麼多人在這,彼此都認識,萬一別人學會了自己學不會,那多丟人啊,以後還怎麼在村裡跟人打招呼?
必須得學,必須得學會!
就是在這種熱情下,這些青壯的學習進度十分的快,幾乎教導幾句就能明白個大概,然後實際上手操作幾次就能開的差不離。
這也讓李志高暗自點頭,覺得文盲也未必就學不會用機器,文盲可能只是學文字慢點,但如果用實際操作的教學法,一樣有效。
就比如後世學開車,除了交通法規什麼的需要文化知識,真的上車練車階段,就不需要多少文化了,只要上手多了,會開就行。
另外,這些人也不能說是完全的文盲,因為李志高發現他們大多數都認字,只不過認字不多罷了。
這也跟當地的環境有關,這邊畢竟是安徽,又靠近南京,自古以來就是文學昌盛的地方,就算是村民,也基本都會被家人或者村民自辦的學校開蒙,高深學問不敢說,但十七八歲以上的話,初識點字,會點簡單算術還是可以的,這還是農民,要是城裡人,識字率就更高了。
在這一點上,李志高那批文盲軍隊是個特例,他一開始招收的畢竟是難民,這年頭好點的難民的選擇有很多,比如可以去工廠當工人,或者去商鋪當學徒等等。
能選擇賣身當兵吃斷頭飯的,除了一些特別的人外,大都是真過不下去的社會最底層,這些人大多數是從小就窮,窮的家裡沒條件供他們學習文化知識的人,而李志高當初要的就是這批人,如此一來,文化水平低的離譜,甚至已經低到過分的情況,也就在情理之中。
換句話說,這時期的中國老百姓的確識字率是很低,但還不至於低到李志高那支團練兵那麼離譜的地步,實在是李志高一開始招兵沒設定好條件,選的都是真正最底層的緣故。
你看人家北洋軍選兵,對身高要求就不高,但卻對識字率有一定要求,要的是初步識字,加上有朝廷名義,必要時候還可以抓丁,跟李志高的情況是沒法比的。
相比而言,陳家村的農民就不同了,他們好歹是有地可耕的佃戶,雖然也很窮,但一來畢竟有經濟基礎,二來又是抱團群居,互相幫助下,讓自家人認個字還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李志高就聽說,在陳家村的隔壁金家村,那裡就有個以前得過秀才的大才開了個學館,專門給孩子開蒙講課,陳家村的孩子以前也送去那邊讀書,所以才有這麼多識字青年。
在看到這幾個徒弟乾的還不錯之後,李志高這才交代了劉潤生、斯科特以及愛德華幾句,說要出去幾天辦點事兒,讓他們不要擔心,安心訓練,好好看住部隊跟基地,然後就悄然來到一個不惹人注意的地方,啟動戒指回到了現代。
————————————
ps:週一衝榜,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