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依賴化石燃料的工業區的遠景,開始圍繞著三個目標呈現出來。
“第一個目標,我們要成為這場變革過程在全球的典範,”卡斯泰德說,“到2020年,我們需要生產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超過我們的車輛使用的需求,這樣,就可以滿足其他的能源需求了。”
第二個目標是引導變革的過程,使之支撐工業發展和區域發展。“這方面,政治家們幾年前開始關注。我們需要按照不依賴化石燃料的理念,為未來50年建設工業基礎。”不經意間,卡斯泰德的完整系統觀點與就業和商業發展關聯起來了,他的經濟和政治變革的“更大玩家”開始逐漸參與進來了。
第三個目標是不斷開發新的做法,與其他那些有意擺脫化石燃料依賴的地區共享,同時持續拓展創新。“如果全世界都把我們當做一個領先者,我們就必須讓大學和其他機構參與,不斷創造知識。”
今天,有200多人受到瑞典北部地區“生物燃料區”這一願景的吸引,積極參與相關工作,包括學生專案、區域商業、建築及城鎮設計,以及原料開發和乙醇生產的持續推進。比如,2004年年中,一家旨在從木屑中提煉纖維素乙醇的實驗工廠開業。木屑是瑞典龐大的林業大量產生的廢棄副產品。第一家從木屑中提煉纖維素乙醇的示範工廠將於2009年投產,第二家示範工廠將在2012年投產,第三家將在2014年投產。“我們要做許多方面的生產流程改善,以便與他人共享,”卡斯泰德說,“新工廠採用的技術,在全球許多地方都可以應用。”
另一點同樣重要……企業、政府、設計師和學生都參與到一個深度的、持續進行的對話過程中,形成共同的目標和遠景。“我們一直在學習,學了很多,學得也很快,”卡斯泰德說,“關鍵是要不斷地朝前想,想未來30年、50年,同時也持續開發,開發在這個時間框架中可持續的流程、設計和能源供應來源。要將這個世界的溫室氣體排放降低80%~90%,我們需要系統變革。這就意味著人們一起工作,創造與現在完全不同的汽車、建築、能源基礎設施,以及許多從未出現過的東西。”
“生物燃料區”這個願景,不僅迷住了瑞典人,也迷住了全球其他地區的許多人,這倒也不太令人感到特別意外。現在,卡斯泰德正在幫助協調一個由歐盟出資2 000萬歐元支援的全球專案,專案涉及的10個地區都想跟隨瑞典北部的變革腳步。“這項新的行動的目的是,嘗試加速知識轉移,並加快變革的速度……是試著把火種帶到那些城市去,讓變革之火繼續蔓延下去。”
卡斯泰德的經歷也讓他對未來將會發生的深刻變革想了許多。“生物燃料當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我們必須應該更加精打細算地使用交通工具;我們不能再繞著地球、把蔬菜運來運去;我們必須採取斷然措施,提高能源效率,不管採用哪種能源方式。如果我們盡最大努力降低能源消耗,也只能做到60%的能源來自可持續資源,那麼,我們將來要麼就被迫忍受更高的能源價格,要麼就被迫少用能源。”
“我們已經把廉價能源當做了一種‘*’。為保障獲取廉價能源的‘自由’,也準備不惜付出一切代價,不僅是政治代價,甚至是軍事侵略。”我們依賴廉價能源,又全然不理會我們執著於其中所產生的副作用,這就是確定“泡沫”中生活的關鍵因素。“最終決定一切的是態度的轉變,是生活方式的轉變。我認為,‘生物燃料區’之所以讓人感到振奮,正是因為大家不僅看到新技術,更看到了轉變正在發生。”
第6章 “調整”一個行業(1)
威利·薩頓(Willie Sutton)以搶劫銀行而惡名昭著。一次,他被人問起,為什麼要搶銀行,他的回答言簡意賅:“因為錢在那裡。”
如果將全球的碳排放比做是貨幣的話,那麼能夠找到大部分“鈔票”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辦公樓、商業中心、酒店、工廠、公寓建築和私人住宅。
我們的商業、工業和住宅建築是今天最大的能源消費地,因此,也成為最大的溫室氣體貢獻者。用來製造建築行業稱為“建成環境”(built environment)的供熱、空調和供電,產生了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的40%(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的近60%),大約是汽車行業排放的兩倍。顯然,如果任何人想要創造超越工業時代泡沫生活所需要的能源系統,建築環境就是一個必須著力的“高效槓桿支點”。
然而,建築行業的轉變挑戰巨大、困難重重,超過幾乎任何其他行業。這個行業高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