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已經是三分真七分假了;再加上三十六個人的故事當時並沒有客觀具體的記錄,大部分是根據民間傳說編造出來的,這樣一算,豈不就只有一分真、九分假了?
《水滸傳》取材於北宋末年淮南地區宋江等三十六人“橫行河朔”的歷史事件。宋江實有其人,在正史和野史中都有記載。
《宋史》卷二十二《徽宗本紀四》中說:“(宣和)三年春正月……是月方臘陷婺州①,又陷衢州,守臣彭汝方死之。二月庚午趙震坐棄杭州,貶吉陽軍②,罷方田。甲戌降詔招撫方臘。……是月方臘陷處州③。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④,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州)、海州⑤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四月庚寅,忠州⑥防禦使辛興宗擒方臘於清溪⑦。”
① 婺州——今浙江金華。
② 軍——“軍”是宋代的行政區劃之一。宋至道三年,分天下為十五路,後又增加三路,共十八路。路相當於現在的省而略小。路下面,又分府、州、軍、監。吉陽軍、淮陽軍以及《水滸》中寫到的無為軍,都是小於州府的城鎮,而且是駐軍的地方,一般都有“節度使”坐鎮。吉陽軍,今海南三亞市。宋開寶五年(972)設崖州,宋政和七年(1117)改崖州為吉陽軍。
③ 淮陽軍——宋代的淮陽軍不是今天的河南淮陽,而是今天江蘇省的邳州(據《元豐九域志》:太平興國'982'七年,以徐州下邳縣置軍,治下邳縣)。
④ 處州——今浙江省麗水市。
⑤ 楚州、海州——楚州的轄境歷代不同。宋代的楚州治所在山陽(不是陝西的山陽,而是今江蘇淮安),轄境相當於今天江蘇淮河以南、盱眙'xū…yí須移'以東、寶應和鹽城以北地區。海州故治在今江蘇北部灌雲縣西南。
⑥ 忠州——治所在今四川忠縣。
⑦ 清溪——應作青溪,在今浙江淳安縣(原縣治已經淹沒在新安江水庫底下)。據汪師韓《談書錄》:“擒臘者,據《徽宗本紀》以為忠州防禦使辛興宗;據《童貫傳》以為宣撫使童貫;而其實擒臘者乃韓世忠:以偏將追至青溪峒,問野婦得徑,渡險數里,搗其穴,格殺數十人,擒臘以出,辛興宗掠其俘為己功,故賞不及世忠。此事在《韓(世忠)傳》……”查《宋史·韓世忠傳》,果然有這樣的記載:“方臘反,世忠以偏將從王淵討之。時有詔:能得臘首者,授兩鎮節鉞。世忠窮追至睦州青溪峒,問野婦得徑,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險數里,搗其穴,格殺數十人,擒臘以出。辛興宗領兵截峒口,掠其俘為己功。”——同一部《宋史》,居然有不同的記載,也算是一大怪事!
這裡的記載,時間地點都很清楚:宋江進攻淮陽軍的時間在宣和三年(1121)二月,比方臘起義稍晚,是在方臘已經攻下杭州、處州之後的激戰階段。但是關於宋江投降的時間,卻含糊其辭,沒有具體的日子;關於宋江投降的經過,《宋史》卷三百五十三《張叔夜傳》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叔夜)……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攖)其鋒。聲言(宋江)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①,賊徑趨海濱,劫巨舟十餘,載滷(擄)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加(叔夜)直學士,徙濟南府。”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二、《水滸傳》的歷史背景(2)
① 使間(jiàn鑑)者覘(chān攙)所向——派遣間諜窺測(宋江等人)所走的方向。
這一段記載分明說:張叔夜在連雲港南面的海州當知州的時候,宋江等人在黃河的北邊起兵造反(時間是宣和三年二月),佔領了十個郡,官軍不敢抗拒。聽說宋江等人將要到海州來,張叔夜派出探子探聽宋江等人所走的方向。得知賊兵湧到海濱,劫掠了十幾只大船,用來裝載擄掠的物資。於是組成一支有一千人的敢死隊,在城邊和海邊埋伏,然後派出一支尖兵去誘敵。等到宋江等人上岸作戰,派人把他的船都燒了。賊兵沒了退路,失去鬥志。這時候伏兵乘勝攻擊,擒住了宋江的副手,終於在海邊逼降了宋江。張叔夜因功加“直學士”的頭銜,升為濟南府知府。
宋江宣和三年二月“犯淮陽軍”,接著又犯京東、江北,入楚(州)、海州界,時間不可能依舊是二月,再加上作戰、誘捕,總需要一兩個個月時間,而到了四月份,方臘已經全軍覆沒了。
從這一段記載中可以看出:這個宋江,似乎只是一般的草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