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女兒搬到清河縣來了。他之所以要這樣改,就是為了說明武松是從滄州回老家陽穀縣看望哥哥,路過清河縣,這才偶然在景陽岡打死了這隻老虎的。
《金瓶梅》故事本來就是虛構的,發生在什麼地方,其實無所謂。但是這個縣屬於哪個省(故事背景是宋代,應該說屬於哪個路),卻不能瞎說。還有,武松在陽穀縣的景陽岡打虎,經過幾百年的渲染,早已經是定論,沒必要把它從山東搬到河北清河縣去(哪怕清河縣真有一個景陽岡)。《金瓶梅》出版於明朝崇禎年間,作者是明代人,那時中國已經有了“省”的劃分。但是東平府置於宋代,元代改路,明代改州,下屬今天的山東省汶上、平陰、東平、肥城、陽穀、東阿六個縣,今天還加上一個新成立的梁山縣,歷史上從來沒有管過清河縣。我專門請朋友給我找來了《清河縣誌》,得知清河縣從古到今向來都是屬於河北,從來沒有劃歸歸山東過。《水滸傳》中陽穀縣的縣太爺也分明說陽穀縣和清河縣分屬兩個郡。蘭陵笑笑生為了糾正施耐庵的“方向性路線性錯誤”,信口開河,沒有經過考證,不但把清河縣納入了山東版圖,還把武松的原籍說成是山東陽穀縣(山東人認武松為同鄉,根據可能就在這裡;連博覽群書的毛澤東,也把武松當成了陽穀縣人;他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關於《陽穀縣石門宋鄉養豬兩萬頭》這篇文章前面寫了這樣的按語:“要知道,陽穀縣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鄉……”),打虎的地點卻說成是河北省清河縣的景陽岡。——蘭陵笑笑生倒是糾正了武松從滄州回清河老家,居然會路過陽穀縣這樣離奇的路線錯誤,但是卻把清河縣拱手送給山東人了。——糾正了別人的錯誤,自己卻犯了同樣的錯誤。
王麗堂的評書,就說得比較合理:她說武松在清河縣帶領饑民吃大戶,打死了出來阻擋的狗腿子,逃到了柴進莊上,躲了一年,接到武大郎來信,得知哥哥已經搬遷到山東陽穀縣居住,所以武松是直接從滄州奔陽穀縣,在清河縣並沒有耽擱。
李卓吾曰:“人以武松打虎,到底有些怯在,不如李逵勇猛也。此村學究見識,如何讀得《水滸傳》?不知此正施、羅二公傳神處。李是為母報仇,不顧性命者,武乃出於一時不得不如此耳。俗人何足言此?俗人何足言此?”
李贄評:柴王孫一味招延豪傑,而座上亦無俗客,是孟嘗君反遜一籌矣。武松視虎如蟻,後來梁山一班好漢,視童、蔡輩為虎而冠者也,所以急欲以景陽幾拳與之。
王望如曰:宋江同弟朱清脫免,不投蓼兒窪,而投橫海郡,可知宋江初心,原不肯坐梁山第一位也。宋江孝子,武松悌弟,兩人聚首,便訂金蘭。獨很柴進東道主?胡為款留宋江時,自謂殺朝廷官府,盜倉庫錢糧,亦自不妨,不儼然強人自命乎?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吳越評70回本水滸傳 第二十二回 (12)
又曰:別宋江,辭柴進,離滄州,抵陽穀,先飲酒,後打虎,雄哉松也。虎搏人,未聞人搏虎;眾人打虎,未聞一人打虎;眾人機械打虎,未聞一人拳腳打虎。述虎之勢,曰撲、曰掀、曰剪,述打虎之狀,曰閃、曰按、曰踢。用拳不用棒,雄哉松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吳越評70回本水滸傳 第二十三回(1)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
話說當日武都頭回轉身來看見那人,撲翻身就拜。那人不是別個,原來正是武松的嫡親哥哥武大郎。武松拜罷,說:“有一年多不見哥哥了,怎麼卻在這裡?”武大說:“二郎,你去了這多時間,怎麼也不寄封書信來?我是又怨你,又想你。”武松說:“哥哥怎麼怨我又想我?”武大說:“我怨你,是你當初在清河縣裡,三天兩頭吃醉了酒,和人相打,時常吃官司,〖可見武松酒後打人,不是一次。〗還要我隨衙聽候,不曾有一個月清淨,叫我受苦,就為這個我怨你;我想你,是我近來娶了一房妻小,清河縣人見我老實,都來欺負,沒人做主;要是你在家,誰敢來放個屁?我在那裡安身不得,只好搬來這裡賃房居住,所以又想你。”
原來武大和武松是一母所生兄弟兩個。武松身高八尺,〖宋尺一尺,相當於今天的七寸五;“八尺之軀”,正好是兩米。〗相貌堂堂,身上有千百斤力氣——要不,怎麼能打那個猛虎?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給他起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①。那清河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孃家姓潘,小名叫做金蓮;年紀剛二十多歲,頗有些姿色。那個大戶總想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