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5歲參軍,無論多麼艱難困苦,從未對勝利失去過信心。只是這“山頭”要爬到什麼時候呀?那時看那形勢,少說也得個八年抗戰吧?
沒想到一打下錦州、長春、瀋陽,還有在遼西的那個精銳的廖耀湘兵團,國民黨就像多米諾骨牌似的稀里嘩啦了,就“獨霸東北”了。
連毛澤東都覺得勝利來得太快了。
第一章 (二)毛澤東吃著碗裡 看著鍋裡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一個有5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
西靠太行山麓,東鄰華北平原,周圍山嶺環抱,覆滿村後山岡的蒼松翠柏,讓人想到“西柏坡”的得名。村中農舍頂上聳立的電臺天線,伴著村前奔騰不息的滹沱河,日夜彈唱著共產黨人的勝利進行曲。
錦州城破,範漢傑化裝出逃被俘,被押送到城北30裡的牤牛屯,吃驚不小:林彪就在這裡呀!
那潛臺詞是:早知道林彪在這裡,早把這裡炸平了。
而自1947年3月離開延安後,就在國民黨的視線中沒了蹤影的毛澤東,魚兒遊進大海般隱身在這黃土地的山村農家,籌劃、指揮了蜚聲中外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毛澤東在滹沱河邊散步。
太陽通紅,河水清亮,就像毛澤東的心情和思緒。
井岡山→瑞金→延安→西柏坡,在毛澤東踏動歷史的足音中,中國革命正在硝煙中隆隆馳向下一個停靠點——不,那已經不是停靠點,而是定都北平。
“革命搖籃井岡山”,這是後來的話,還有什麼“井岡山道路通天下”。當年一些人是怎麼說毛澤東的?“山大王”,“農民領袖”,“麥淇淋式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他卻放著現成的、正宗的十月革命道路不走,倒把隊伍拉上了土匪出沒的井岡山,“佔山為王”,這不是明擺著的“歪門邪道”嗎?
“奪取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這話沒錯。誰也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一下子把全中國收入囊中,只能一省、數省一步步地來,就如同今天已被黑土地那數省勝利的現實證明了的那樣。問題在於這“奪取一省或數省的首先勝利”,做的卻是“奪取中心城市”的文章。在農村有時都站不住腳,讓人家攆得到處跑,卻惦著去攻打、奪取大城市,這不是沒會走就想跑,拿雞蛋往石頭上碰嗎?
罷工、罷課、示威、遊行,人家一出動軍隊,你就沒咒唸了。你也拿起槍桿子,在城市裡能幹過人家?八一南昌起義,佔領南昌又不得不退出,秋收起義攻打長沙的計劃根本就行不通。城市歷來是反動勢力最強大的地方,共產黨人在城市連生存都困難,又談何發展?符合中國國情的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到農村去,到天高地闊的廣大農村中去。
井岡山道路——農村包圍城市並最終奪取城市之路。
毛澤東“一覽眾山小”的睿智和氣度,在於無論中國革命面臨怎樣的窘境、險境,都能以其最具中國特色的思想指點迷津,照亮征程,並一往無前的付諸行動。
正如鄧小平上世紀80年代所言,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中國革命還會在黑暗中探索更長的時間。
而這一刻,一想到東北和包括熱河①、內蒙東部的那片從未涉足的豐饒的黑土地,毛澤東就激動、興奮不已。
新中國成立後的“鋼都”(鞍山)、“煤都”(撫順)、“電都”(小豐滿),都在東北。而據1943年統計,東北生鐵生產量佔全國87。7%,鋼材佔93%,煤炭佔49。5%,發電量佔78。2%,水泥佔66%,鐵路、公路長度分別佔全國的一半以上和將近一半。瀋陽還有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東北素有“糧倉”之稱,盛產大豆、高粱、玉米、小麥,其中大豆產量佔全世界的60%以上。東北還有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木材蓄量佔全國的1/3。
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東北是很重要的,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
只要有了東北!
現在有了東北!
東北豐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日益顯見其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這一刻,毛澤東立馬想用、也立馬可用的,則是黑土地上那支兵強馬壯、驍勇善戰的東北野戰軍,即後來的第四野戰軍。
1948年11月6日,即遼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