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的培訓外,在平時還應加強救援人員的壓力管理、情緒管理的專門培訓,要有創傷學的理論基礎,瞭解哀傷,讓他們有充分的心理能量抵禦應激壓力,39第二章 災難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有更積極的心態看待救援工作中的悲慘情景和事件,以保證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和救援工作有效地開展。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章 災難影響了我們的生活(21)
(三)持續溝通和跟進讓救援人員持續地與夥伴、親人等保持溝通,是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保持適當地和家庭、朋友的聯絡,保證社會支援渠道是幫助救援人員緩解壓力的重要途徑。
災難救援結束回到駐地,應該系統接受心理服務,比如識別抑鬱障礙,預防P TSD,控制睡眠障礙等,對重點人員要重點的跟進服務。
這樣,結合上述兩條,讓整個心理服務貫穿救援過程的前後始終,呈現不間斷的連續性服務。
(四)適度激勵(圖為綿陽市政府正在舉辦領導幹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培訓。趙紅攝)在救援工作中,不但會碰到很多傷感、悲慘的情景和事件,而且其工作條件非常惡劣,工作強度大,重複性強,因此,必須對救援人員提供適當的精神激勵和物質保證。
●☆ 不要單獨工作,不要總和受害者或倖存者在一起;☆ 告訴自己所有的感覺都是自然的、正常的反應;☆ 留意自己與同伴是否過度疲憊,給自己適當的放鬆休息:多做舒緩、支援性的活動,比如聽音樂,躺在樹下美好回憶;☆ 儘量讓自己睡覺的環境保持安靜、舒服和自在;☆ 必須有定時定量的飲食,即使不太想吃東西;☆ 同事間相互支援,相互鼓勵、打氣,相互肯定,絕不要相互指責,將自己的感覺和救災經驗與同事討論和分享;☆ 肯定自己與工作夥伴在任何微小工作上的好的改變,並樂觀地期待未來;☆ 有困難時,不要猶豫,向同伴們提出,並接受他人提供的幫助與支援;☆ 鞏固和完善自身的社會支援系統,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絡;☆ 允許自己有一些負面情緒,找到適當的方法,表達和疏瀉出來;☆ 在需要時,及時主動求助於專業心理諮詢人員。
第二章 災難影響了我們的生活40地震,無論對於災難的倖存者,還是對於災難的救援者;無論對於他們的生理,還是他們的心理,無疑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災難可以透過心理反應進而對人們的生活表現出方方面面的影響。幸運的是,對大多數人來說,災難造成的這種影響是暫時的,儘管應激反應可以是 “極端的 ”並且是使人痛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都能逐漸撫平內心的傷痛,對生活的不良影響也將慢慢消失。也有一些人,透過災難和喪失,改變了人生態度,改變了價值觀,比如將過去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昇華到對他人、對社會都有益的價值觀上來,使他們變得更加地積極,對生活充滿熱愛。但是,有少部分人的創傷後反應和哀傷太過強烈、持久,以至於明顯地影響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這種情況就需要尋求精神科醫生或心理醫生的幫助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創傷受害者的情緒顯得麻木,比如無法體驗愛與恨的感覺,無所謂悲哀更無所謂快樂,好像把自己的一切已經排除在生活的情緒起伏之外。這種情況有點類似2 000多年前古希臘斯多噶哲學派的信仰。他們提倡人不應為情感所動,應把各種事情當作神意或自然法則的必然結果來坦然地接受。在他們看來,當你正擁抱你的孩子、丈夫、妻子的時候,你正在擁抱著一個死亡 ……因為如果他們當中的任何人死去,你還能夠如何看待災難心理反應對生活的影響?
平靜地忍受嗎?
很顯然,這種堅韌與禁慾主義學派認為創傷性事件的發生是我們不能主觀控制的,如果要執意控制這些事件,只會徒增我們的焦慮、挫折和痛苦。唯有坦然接受,內心就不再有痛苦,生活將不會受到大的影響。當代偉大的哲學家河尊卻提出了質疑,認為這些教義雖然告訴了人們必須勇敢地忍受榮辱變遷,但是如果一個人僅僅透過限制“愛”來回避痛苦,壓制“慾望”來逃避行動,那麼他的生活顯得多麼的渺小、死氣沉沉,實際上已經等同於部分死亡。
正是意識到上述情緒麻木、迴避社交等災後心理反應將對災難的倖存者和救援者的生活構成嚴重影響,所以,本書所強調的是情緒培育,而不是控制,需要控制的是一些有害的行為方式,比如在憤怒的情緒中對他人進行猛烈的抨擊。因為創傷後的情緒表現範圍已經非常狹窄,比如常常只有恐懼、憤怒、埋怨的負面情緒,沒有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