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位石匠都能成為張獅子,正如並非每一位經理都能成為真正的“企業家”。二者之間的類比或許並不嚴密,但卻有本質的共通。
順著這樣的類比,對經理的角色及命運便能有更客觀和更清晰的認識。我索性稱之為“工匠定律”——
1�在“工匠定律”中,有幾個關鍵的角色。
●工匠(張獅子堪稱工匠的最高境界);
●石頭(以及雕刻而成的石獅);
●財主(石頭主人的一種極端形象)。
這三個角色在現代企業中依次象徵為:
●經理;
●企業(或經理人管轄的部門,本章統稱企業);
●企業主。
2�並非每位工匠都能成為“張獅子”,正如並非每位經理都能成為企業家。如果不能悟道,張獅子便成不了“張獅子”;如果不能悟道,經理同樣成不了企業家。
●張獅子是忘我的。他視雕刻為神聖,以鑿下之石為生命。在雕刻之中,他基本忘卻了自己的存在,更不用說人性的貪慾。他在雕刻之中有意無意地實現了生命的絕對自由。偉大的經理(企業家)也應該是忘我的,過多的貪慾只能遮蔽生命的力量。張獅子如果不忘我,他就成不了張獅子;經理如果不忘我,他就成不了企業家。
●張獅子與鑿下之石融為一體,以鑿下之石為心。老子說,“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偉大的經理應以企業之心(精神穹宇)為心。聖人無心,是故為天下之心。唯其如此,張獅子才能成就一個又一個“頗具神性”的作品;企業家也才能成就偉大的企業。
3�張獅子以鑿下的石獅區別於庸碌的工匠,企業家以管轄的企業(和受人尊敬的品牌)區別於庸碌的經理,能否成就經典的“作品”是張獅子和企業家們別無二致的選擇。
●個人願望的滿足是原因還是結果?這是所有工匠或經理都面臨的一個命題。遺憾的是許多人把它搞顛倒了。
●相信目不識丁的張獅子少年學藝也是為生計所迫,但難能可貴的是,他逐漸超越了這個原始的慾望。如果張獅子始終為生計而雕刻,那麼,他是定然成不了張獅子的。世間的規律常常帶有捉弄人的色彩,在許多時候,如果我們放棄以生存(眼前的物質利益)為唯一準則,反而會獲得更多更大的物質利益。只不過在這個時候,物質利益給我們帶來的意義,已經失去了當初渴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