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錢的很,不好控制成本。
好在有魏老闆坐鎮,還有pptv兜底,賠是肯定賠不了,賺多少就看命了。
魏陽雖然近來很忙,但對《敕勒川》還是很重視的,還抽出時間聽了劇組的研討會。
…
藍鯨魚,會議室
執行製片人熟練的開啟ppt,開始介紹《敕勒川》相關資訊,有些在座的之前知道,有些是新資訊,大家聽得都挺認真。
“《敕勒川》預計拍攝60集,分為三個階段,理想狀態是每20集一個階段。”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第一階段,高歡崛起,從城門小卒歷經奮鬥加入爾朱榮集團,成為重要核心人員,鎮守一方。”
“第二階段,走向巔峰,爾朱榮死,高歡野心勃勃,開始自立,擊敗了各路對手,最終成為東魏大丞相、北方霸主,虎視天下。”
“第三階段,雙雄爭鋒,高歡西征,與宇文泰多次大戰,互有勝敗,最終折戟玉璧城下,英雄暮年,遺憾身故。”
經典的三段式結構,戲劇很常見,電視劇和電影也很多這麼拍。
比如前面提到過王胖子的《追龍》,還有後面大紅大紫的《狂飆》。
崛起——巔峰——落幕
仔細看他們的人物走向,與現在的《敕勒川》有異曲同工之妙,也算是偏人物傳記類的一大套路。
不過還是那句話,套路不怕老,好用就行,高歡的故事恰好符合三段式,你換別的套路還不好看呢。
魏陽本人是這個專案的總編劇,三段式也是他定的。
從編劇角度上很完美,但從演員角度上,三段式也意味著演員要從少年/青年演到中年,再從中年演到老年,時間跨度大,人物變化也大,很考驗演員的功底。
早些年魏陽還有這些顧慮,但現在就好多了,這是演技提升帶來的自信。
以前發愁的是中老年的氣質,現在魏陽反倒是擔心自己滿心滄桑,還能演出少年的意氣風發嗎?
不過,高歡本身就屬於梟雄,年少也應有沉靜之氣,可以少年老成一些。
劇情大概都有了解,執行製片人也沒有多說,而且開始介紹起了服化道。
《敕勒川》這部劇屬於南北朝,而且正好處於朝代更換的節點,所以很多資料比較雜。
劇組在歷史顧問的指點下,又考慮到藝術和現在審美,沒有一味的去追求歷史還原。
而是把北魏晚期、東西魏、北齊和北周早中期的服裝和飾物都塞到劇裡,然後挑好看的來,反正一共就是幾十年的歷史,有所聯絡也很正常。
北魏晚期時劇情出現北周早期的服飾物品特點,也可能是該流行款式的萌芽嘛。
東魏末期劇情出現了北魏晚期的服飾和物品,也可以說是復古嘛。
這也不是沒邏輯的,民國的很多衣服就有現代服飾特點的雛形,現代人喜歡漢服的就更多了。
魏陽拍攝作品一向以實用為主,在他的影響下,藍鯨魚服化道會貼合曆史,而不是死板的還原歷史。
不是所有的歷史物件和服飾都符合現代審美的。
營銷號都是誇老祖宗的眼光和手藝,那是因為老祖宗“眼瞎手瞎”的東西沒人理,多扒拉扒拉,發現醜東西也不少。
比如,南北朝的很多服飾物品,就不太符合現代審美,而且部分看起來偏“倭風”。
這也不奇怪,日本很多東西都是兩晉南北朝和唐朝時傳過去的。
只不過大家更熟悉唐朝,所以能分清,但實際上南北朝被日本抄的更厲害,日本的高帽子、長袍,還有那個不少奇奇怪怪髮髻都是南北朝的流行服飾。
以至於魏陽一直髮愁,要不要採用一些看起來比較容易混淆的服飾。
不用吧,覺得白白便宜了小日本,自家的文化就該多宣揚宣揚。
用吧,怕部分觀眾接受不了,畢竟有違不少人對古裝的認知,還有人亂帶節奏。
而且服飾復原有一定主觀性,很難保證完全一樣,而且不但得研究自己,還得防著避開日本方面的“原創”,萬一要是有什麼錯漏,再被打上一個“精日”的帽子,費力不討好。
所以想拍好一部劇,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單單一個服化道,還原歷史不行,不還原歷史也不行,還有一部分其他風險。
以至於魏陽個人更喜歡拍架空,不是沒有原因的。
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