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4/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們,正好將這個問題的角色倒轉了過來,他們考慮的問題是:自然與人以及國家與人。這個細微的權重置換,卻有可能決定了兩種不同文化在後來的發展路徑。
關於中華的文化產生以及演進,各種各樣的觀點和說法都很多,有一本張蔭麟的《中國史綱》(一部風格上頗為接近房龍的並沒有完全完成的好書)也涉及到了這樣一個多元思想集聚的文化豐盛時期。而距此一千前之後的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劉勰,在他著寫的《文心雕龍》一書中(這是中國第一部關於文化理論專著也是世界上最早一部對於文學修辭體裁和風格的專著),倒是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解析了中華文化的誕生與其發展脈絡。在這裡,不能不看一看這位先於我們1500年而對中華文化所發表的更早一些看法。
劉勰的《文心雕龍》第一篇,便是《原道》,也就是探尋和揭示文化與中華人文所產生的根源和來路。他是怎麼探索的呢?中華文化之本是從哪裡發生的呢?且看看劉勰說的:慢
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這是第一句)
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壁,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這是第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