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家落戶”;緊接三年經濟困難,昌黎哪能倖免?階級鬥爭的弦也愈拉愈緊。文化部門,更是犯忌,為一個“迎春晚會”鬧一次小整風會;兩個青年批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整個文化部又得關起門來“學習”,為時近一年;“四清”時,文化部便組成一個龐大的農村文化工作隊去,又站錯了位,於是調回關進集訓班,大門口由解放軍站崗;再接下去便是“文化大革命”了。到這地步,昌黎餃子端到面前,有沒有胃口也很難說了。
但在第一次下放農村的新年,大家飽吃了一頓餃子,我也發現了幾個包餃子的人才,這便為我日後請吃餃子創造了條件。這也是十幾年以後的事了。因為緊接著的三年,我有幸不必烹自己的兒女,還每個月可以買到兩斤肉、蛋、糖。我怎能一頓就把它吃光?那年徐冰為了鼓勵電影創作人員搞出點好作品,給俱樂部每月搞來幾十斤肉、面、蛋。三年捱餓日子剛過去,肚子有點油水了,又緊跟著來一次小整風,那些肉、面、蛋,又給我引來了滿院子的大字報,不過當時吃的時候,我見到不少人向我舉起一隻大拇指呢。
後來日子終於一天天好起來。在打倒“四人幫”那次慶祝大遊行中,我在天安門前就遇到那幾位包餃子人才,當場邀請:“明天下午來我家吃餃子!”
第二天下午,我備好肉、大白菜、冬菇、蝦米、麻油……客人到六時才陸續到達。一看廚房,他們說:“是請吃餃子還是請包餃子?” 我說:“連帶一起,自力更生,豐衣足食。這是毛主席說的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