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類書在‘地下’出售;以違禁誘惑青年……。”第二天扎斯拉夫斯基又在《真理報》上發表了第二篇文章《就正於高爾基》,嘲笑高爾基觀點前後不一致,挑出引文中記錯的地方。文章來得之神速,語氣之粗暴,文辭之刻薄,令所有人大吃一驚。如果不是高爾基,大家確信受批評的人一定會“進去”的。這是斯大林發出同高爾基決裂的訊號。大概怕高爾基不能領悟,三天後又發了一次。《真理報》1月28日發表了潘菲洛夫的《致高爾基的公開信》。這位蹩腳的小說《磨刀石農莊》作者,竟敢公然向高爾基挑釁,簡直不可思議。而他談的又是去年的舊事。高爾基曾批評他濫用方言,潘菲洛夫表示接受,並還到高爾基家致謝。怎麼一年後又說高爾基嘲弄他呢?當天高爾基便寫了《關於“公開信”以及其他的信》,但《真理報》總編輯梅赫利斯拒絕發表。如果無人指使,潘菲洛夫不敢給高爾基寫公開信,梅赫利斯也不敢不發表高爾基的文章。高爾基明白了斯大林的訊號,提出出國請求,但遭到拒絕。斯大林中斷了同高爾基的聯絡,就連商洽斯大林接見羅曼·羅蘭的時間,也得透過作協書記謝爾巴科夫。他的行動受到秘書克留奇科夫的監視。高爾基編《我們的成績》雜誌時的助手什卡帕在回憶錄《追隨高爾基七年》中,記下了高爾基對他說的話:“我被包圍了,封鎖了,只好原地不動……。”羅曼·羅蘭說:“老熊被封住了嘴。”何止被封住了嘴,已被關進籠子裡。
高爾基臨終前同斯大林有過一次較量,但他失敗了。這得從一個女人談起。她姓佈德別爾格,高爾基圈子裡的人都管她叫姆拉。被稱為“白銀時代老太太”的著名俄僑女作家別爾別羅娃專門為她寫了一本書,稱她為鐵女人。姆拉精明過人,酷好冒險,精通英、德、法數種語言。她表面上是高爾基女秘書,實際上是女主人,同高爾基共同生活了12年。1919年結合,1933年分手。她沒同高爾基一起回國,遷居英國。別爾別羅娃說姆拉“是雙重間諜:向安全總局報告歐洲情況,向英國情報部門報告蘇聯發生的事”。高爾基對姆拉非常信任,同歐洲作家交往都由她任翻譯。1933年高爾基決定回國定居,不知如何處理自己的檔案材料,其中包括別人寫給他的信和自己的回信抄件,以及同來訪者的談話記錄。信又可分四類:第一類,他徹底轉向蘇聯前同僑民文化名人的通訊;第二類,蘇聯作家和學者到國外開會或訪問期間給他寫的信;第三類是流亡國外的社會革命黨人同他辯論的信;第四類則是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到國外出差、療養時的信,有布哈林、李可夫、克拉辛和皮達可夫等人的信。信裡有不少罵布林什維克的話,也有不少罵斯大林的話。高爾基同兒子馬克西姆和姆拉一起商議如何處理讓他頭疼不已的檔案材料。馬克西姆提議用它們放焰火,高爾基和姆拉都不同意。最後三人決定由姆拉帶往英國儲存,並達成協議:以後如有人攜高爾基親筆信索取,姆拉也決不交出。斯大林知道高爾基有批檔案材料在國外,也知道檔案材料的大致內容,極想得到它們,因為這時斯大林已決心從肉體上消滅自己的政敵,高爾基的材料是他們反對自己的有力證據。斯大林的情報顯然來自姆拉。我過去接受了別爾別羅娃的觀點:“高爾基臨終前想見姆拉一面,同斯大林達成交易:高爾基交出檔案,斯大林把姆拉接到莫斯科,並保證她來去自由。”當時也覺得這種觀點不符合高爾基的為人原則,但1991年以前沒看到新材料,便接受了。現在看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這等於說高爾基為見心愛女人一面竟出賣了大批朋友。別爾別羅娃所以得出錯誤結論,是因為她只查到姆拉1936年6月到過蘇聯。高爾基6月1日從莫斯科市內搬往郊區哥爾克別墅。經過新處女地陵園時,一定要下車看看兒子馬克西姆的墓,那天風很大,患了感冒,18日便去世了。別爾別羅娃沒弄清姆拉回國的日子,因為姆拉有關自己到蘇聯的事從不說實話。她向很多人矢口否認1958年以前到過蘇聯。其實她自1933年4月至1936年7月起碼到過蘇聯六次。1966年1月俄國著名歷史學家尼古拉耶夫斯基給美國蘇聯問題學者費希爾的信中寫道:“……1935年高爾基庇護加米涅夫,斯大林不準高爾基到巴黎參加作家大會,要求他交出檔案。高爾基委派彼什科娃(高爾基前妻)到國外向佈德別爾格(姆拉)要回檔案,遭她拒絕。……佈德別爾格1936年4月乘坐在邊境等待她的專列抵達莫斯科。”姆拉是4月把材料送到莫斯科的,那時高爾基並未生病,談不上“臨終前見一面”。高爾基看出斯大林要殺害老布林什維克,檔案關係他們性命,派波什科娃搶先要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