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倡導與修養對下面有著深刻的影響,一個地方是這樣,一個企業也是這樣,一個單位也還是這樣。因此道德倡導與修養,不僅有一個從我做起的問題,還有一個從高層做起、從上層做起的問題。
諸侯章第三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譯文】
“(諸侯)在上位,而不驕傲,雖居高而沒有危險。節制費用,謹遵禮儀法度,那麼雖盈滿而沒溢位。居高而沒危險,是能長守住高貴的方法。雖盈滿而沒溢位,是長守住富裕的方法。富貴不離開自身,然後才能守持著國家社稷,而使得民眾和諧。這大概就是諸侯的行孝。”《詩經》中說:“戰戰兢兢,就像身臨深水潭邊恐怕墜落,腳踩薄冰之上擔心陷下去那樣,小心謹慎地處事。”
【講讀】
諸侯,是列國的國君,其僅次於天子之貴。因此接著上一章《天子章》,講述“五孝”中第二層次的諸侯孝道。
一、“二不”:高而不危·滿而不溢
1。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制節”,指費用節約省儉。“謹度”謹慎地遵行禮與法。
諸侯位高,然而高則易傾倒,這是危險。諸侯就像容器那樣全盛滿了,但是滿則易溢,這也是一種危險。如何才能“不危”?如何才能“不溢”?這辦法就是“在上不驕”,“制節謹度”。
《注》:“諸侯,列國之君。貴在人上,可謂高矣;而能不驕,則免危也。費用約儉,謂之制節;慎行禮法,謂之謹度。無禮為驕,奢泰為溢。”
孔子針對諸侯的特殊情況,指出他們的孝道:一是,諸侯雖貴在眾人之上,而要做到不驕傲,那麼就雖居高位而沒有危險。二是,控制並節約費用,謹慎禮儀法度,那麼就雖盈滿而不溢位。
2。 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孔子又進一步分析,居高位而沒有危險,那是用來長久地守住高貴的方法。盈滿而不溢位,那是用來長久地守住富有的方法。
3。 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孔子又揭示,諸侯要讓富與貴不離開自身,這樣才能保守著自己的諸侯國,才能協和自己的民眾。這大概就是諸侯的孝道。
《注》:“列國皆有社稷,其君主而祭之。言福貴常在其身,則長為社稷之主,而人自和平也。”這個文化背景是,每個諸侯國也皆有社稷。社稷,是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穀神。社,土神;稷,穀神。社稷也用為國家的代稱。諸侯自己能夠長期守住富與貴,那麼也就能長久地作為社稷的主人,而民眾也獲得和平;反之守不住福貴的話,那隻能作一個短命的社稷之主。
然而,作為諸侯這一級別的人行孝道,他當然有其共同的地方便是孝敬自己的父母、兄弟之間友愛,但是還有自己的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守住自己的富貴,從而長為國家社稷之主,能常祭祀社稷,造福於一國之民眾,讓他們過上祥和的生活。
二、引《詩經》警示
《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注》:“戰戰,恐懼。兢兢,戒慎。臨深恐墜,履薄恐陷。義取為君恆須戒慎。”鄭玄注:“恐陷。義取為君恆須戒慎。”此可以看到,唐玄宗的註釋中也吸取融匯了鄭玄等人的成果。
“戰戰兢兢”,是因心懷戒懼而非常謹慎的樣子。“戰戰”,是恐懼的樣子。“兢兢”,是小心謹慎的樣子。“如臨深淵”,好像面臨、來到了深淵一樣,小心翼翼謹防墜入。“如履薄冰”,好像走在薄冰上那樣,小心翼翼謹防陷入。這些都比喻做事十分謹慎小心。
此詩句出自《詩經·小雅·小()》。這是一首斥責統治者不能採納善謀、政策邪僻的詩;或說刺周幽王,或說刺周厲王。朱熹《詩集傳》:“大夫以王惑於邪謀,不能斷以從善,而作此詩。”孔子也用此詩句來規勸諸侯們。後世也愛用此名句來教誨鞭策,朱熹《答吳尉》:“大抵守官只要律己公廉,執事謹慎,晝夜孜孜,如臨深谷,便自無他患害。”《雲笈七籤》卷九八:“如潛有所得,專如臨深谷,戰如履薄冰,此得道之門。”
三、《諸侯章》現代啟示談片
這一章的現代啟示是,身居高位者,仍然可以從孔子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