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使問題變得更為複雜。扶蘭明罕心臟研究講得很清楚( 研究開始時,最年輕的志願參加者是30歲 ),他們當初以為,心臟病是中年某個時候開始的,隨著時間推移,進展十分緩慢。往往要到50歲以後,某條動脈血管才會出現堵塞物。
漸漸地,這種觀點有了轉變。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心臟病的跡象和症狀有可能在更年輕的時候便出現了,甚至還可能出現在童年。例如,根據對美國在二次大戰及朝鮮戰爭中陣亡的軍人遺體所做的解剖,便已顯示這些20歲出頭的年輕人當中,大部分已經出現了心臟病的跡象。有些年輕士兵的冠狀動脈竟然跟60歲以上男人非常相似。
到了1999年,一個全新觀點開始被廣泛接受。研究人員開始認為,冠狀動脈硬化的形成可能比較不太規則,有時候發展得十分快速,然後又進入停頓階段,然後又快速發展。科學家也開始懷疑:人在碰到某些尚不為人知的狀況時,會觸發這些階段,使病情發展一下子比較活躍,一下子又陷入停頓。
兒童時期的危險因子(1)
當年法醫對朝鮮戰爭陣亡士兵的觀察所得,被波格露沙心臟研究證實後,原先如果還有人對兒童時期對冠心病形成的重要性存有疑慮,現在則全被消除。1998年,《 新英格蘭醫學季刊 》刊載了波格露沙心臟研究的第一批重大發現。
這項長期的前瞻性研究以扶蘭明罕研究為模範,而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華盛頓郡進行,當地居民白人佔65%,黑人佔35%,研究任務是評估觀察物件從出生到38歲這段時間,心臟病危險因子對健康造成的影響。自1973年以來進行了七次大規模的調查,每次調查都涉及3500名兒童,研究人員把扶蘭明罕研究發現的所有心臟病危險因子都列入調查專案。
到1999年,研究人員已經蒐集了1.4萬名兒童的資料,跟扶蘭明罕心臟研究一樣,現在要做的就是數十年的漫長等待,以弄清這些危險因子裡哪些會增加心臟病突發的危險性。兒童時期危險因子的增加與早發性心臟病潛在重大關聯的第一個暗示,在針對多位志願者遺體的解剖後浮現出來,那些人都是在青春期或者20歲出頭,就突然死於意外事故。
1999年,《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刊登了一份研究報告,發表者是杜蘭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專家。他們對104具2歲到39歲的遺體進行了解剖。這些人大部分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的華盛頓郡,死亡原因是各種意外傷害,多半是著名的意外事故或兇殺案。驗屍者發現,這些年輕死者的冠狀動脈和主動脈血管都有明顯的瘢痕,比率高到令人擔心的地步。這種瘢痕最後可能造成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發作和猝死。
很偶然地,這些死者中有93位生前也是波格露沙心臟研究的參與者。他們生前都做過有無吸菸,血壓、膽固醇是否過高,體重是否過重等危險因子專案的定期追蹤。解剖結果印證了扶蘭明罕研究專家的發現,唯一不同的是,這些解剖物件全是年紀輕輕的男性和女性。扶蘭明罕的發現並沒有錯。醫學專家報告說,隨著心臟病危險因子( 體重增加、吸菸、高膽固醇及高血壓等 )的數目增加,死者體內冠狀動脈和主動脈的脂肪狀條痕和瘢痕範圍就越大。報告說:
帶有0、1、2、3、4個危險因子的研究物件,在主動脈內膜的表層分別覆蓋了19.1%、30.3%、37.9%、35%面積的脂肪狀條痕,在冠狀動脈內覆蓋面積的比例則分別是1.3%、2.5%、7.9%和11%。
然而,雖然研究人員能夠將心臟病的徵候追溯到危險因子上,他們卻無法解釋為何這些人如此年輕,帶有這些危險因子的程度卻如此之高。他們也無法清楚說明,為什麼這些年輕人那麼早就出現如此高危險的情形。為何他們的體重會過重,血壓會過高?為什麼他們要吸菸?為什麼他們血液裡的膽固醇值那麼高?
我們還要重複在扶蘭明罕研究裡的問題:這些危險因子背後是否還有隱藏的危險?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波格露沙心臟研究觀察到的“危險因子”,它們隨著求學失敗、社交孤立和家庭破碎而增加。
這裡最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受傷而突然死亡的現象本身。因“意外受傷”而增加的突然死亡率,與求學失敗造成的潛伏性情感創傷之間有著強烈的關聯。從這個意義上說,雖然波格露沙心臟研究並未明確說明,但我懷疑真正的“潛在危險”——真正的疤痕就是孤單寂寞和社交孤立,讓這些年輕人身上的危險增加。我相信,就是家庭的混亂、社交上的孤立、求學的受挫和人際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