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浮⑸�潞託夼�淙槐壞韃檎吡形�ド恚��率瞪纖�峭��槍餐��鈐諞黃稹�
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也在人口統計上被列為“單身”,但是,這種人際交往型別裡,有許多得以長久維持,並且充滿喜悅,意味深長。但另一方面,許多同性戀者不得不面對許多難堪,由於他們的性偏好,他們常常被父母、家人、鄰居和社群的其他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排斥。許多病人在求診時向我描述這種非常痛苦的掙扎。他們覺得社會以一種粗魯、難堪的方式將他們放逐,有時候這種放逐根本無法忍受。在最糟糕的時候,痛苦會以一種殘忍的“同性戀鞭笞”形態出現。
事態發展到下一步,這些人乾脆從正常社會消失,遁入“自己的社會”,在那裡這種生活形態可以被人接受。而不幸的是,這種形式的放逐讓孤單問題益發惡化,卻還沒有人以科學方法研究過,在人口統計裡也沒人注意,難以作出精確的判斷。不難想象,遭到自己家人、朋友和鄰居的放逐和疏遠,將造成極其嚴重而致命的醫療問題。
我們可以進一步假設:如果統計資料可以“徹底整理”,將這些特殊的影響因素確認並孤立出來,那麼寂寞對健康的影響就可以真相大白了。我們甚至可以將美滿和不美滿的婚姻相互對照,以弄清楚他們是否在健康上有差異。同樣的道理,對於感情深摯且關係持久的同性戀者,原則上我們可以深入探究,拿他們的健康狀況和一輩子孤單寂寞的人比較。但不妙的是,人口普查專家和法醫都沒有追問這些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從手頭的統計資料著手。
這些資料雖說有“統計上的雜音”,自身卻昭然若揭。它們組合成一幅馬賽克拼花圖案,寂寞在這幅畫裡頭是一股致命的因素,足以摧毀人的心臟。
婚姻狀態是長壽的重要指標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美國各種死亡原因中( 不光是心臟病 ),離婚、單身和喪偶的人,不分性別和種族,在各種年齡層裡都居於領先地位。無婚姻關係人口中增加的死亡率,甚至十倍於同年齡層的已婚人口。
把資金投注在評估健康風險能力上面的大企業,特別是保險公司,很早以前便認識到:一個人的婚姻狀態是在統計上預測能否長壽的最佳利器之一。四十多年前,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古勞斯博士和李連菲德博士是最早確認這種關聯的先驅之一。1956年,他們依據當時得到的醫學資料歸納如下( 圖二十三 ):圖二十三美國民眾各種婚姻相關狀況之死亡率增加情形
*時至今日,“單身”這個詞所指的已不是一個人“從未結過婚”。我們比較古勞斯1956年的研究和疾病控制中心1998年的報告,也可以看出這樣的差異。最近的研究往往將這種婚姻狀態的問題加以調整,以獲取比較準確的資料。
資料來源:Kraus & Lillienfeld,1956;CDC,1998�
不分性別和膚色,擁有婚姻關係的人在每個年齡層的死亡率,都比單身、喪偶和離婚者要低。把性別和膚色的原因計算在內,這三類無婚姻關係之人經年齡調整後計算出的死亡率,跟有婚姻關係者經年齡換算後的死亡率,分別是1�47和1�84——無婚姻關係者和有婚姻關係者在死亡率上的差距,因年齡層的下降而增大——這三類無婚姻關係者在死亡率上的差距,男性始終比女性大。
40年後的1998年,疾病控制中心報告了非常類似的資料。有婚姻和無婚姻關係的人在壽命上的相對差距拉得更大了!雖然美國人的平均壽命乍看之下在緩慢增加,在統計上看到獨居者的情況卻非如此。該中心在報告中指出:
年齡調整後的死亡率經過詳加比對,顯示終身未婚者死亡率最高,然後依次是喪偶者、離婚者和有婚姻關係者。終身未婚者年齡調整後的死亡率比結過婚者高79%,是現存婚姻關係者的2�2倍。喪偶者和離婚者年齡調整後的死亡率分別比現存婚姻關係者高出86%和78%。
若時間延後15年以上,則有婚姻關係者的年齡調整死亡率變得比從未結過婚者低很多。喪偶者死亡率最高的是25—34歲和35—44歲,但是45歲以上則以未曾結過婚者死亡率最高。
在各種婚姻狀態裡,男性經年齡調整後的死亡率都比女性高,高出的比率是76%到94%。黑人在各個類別的死亡率都比白人高,高出的比率是13%到50%。
考察古勞斯和李連菲德提出的三個觀點,以及1998年疾病控制中心的報告,我們特別強調三點: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