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們同意不同意啊?大家依依不捨地說:同意!毛主席緩緩地走向大門,全校師生目送著毛主席,高唱《東方紅》,高喊“毛主席萬歲”、“毛爺爺,再見!”
沒多久,我們就得到了這張珍貴的照片。後來我們有了一張翻拍的底片,但是同學們總要,我們就不斷地洗,直到把底片都洗壞了,很可惜。40多年來,這次幸福的會見激勵著我們好好學習,努力工作,並一直是我們力量和勇氣的源泉。我們倆後來一起上了高中,1963年含宇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我上了北京石油學院煉油機械系。大學四年級時我們相戀了,是共同的經歷給了我們共同的信念和追求。1968年我們畢業了,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我們選擇了遼寧農村和企業。1971年我們就在遼寧凌源縣結了婚,花了40多元錢。從畢業到結婚,4年間我們只見了3次面。後來我們又響應黨的號召,到了江漢油田參加石油大會戰,80年代又到江西參加建設煉油廠。
蔣含宇彭淑清夫婦從沒把見到毛主席的經歷當作一種資本來換取自己的好處,而是處處以此為動力,為鞭策,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至今,彭淑清一直在九江石化總廠從事設計、稽核工作,是高階工程師;蔣含宇任江西省石油總公司黨委副書記,如今都已退休了。這些年來,他們從大學校園到遼寧到湖北再到江西,除了幾個柳條包和十幾箱書之外,最為珍貴的陪伴就是那張照片了。是這次機會使他們從青梅竹馬的友情上升到了愛情,而幾十年了,他們認為只有踏踏實實地做人,才是對毛主席他老人家最好的報答,一輩子不給主席丟臉。
或許這幅照片太出名了,這個故事也太美好了。幾十年來,夫婦倆應邀作了許多次報告,到各地演講,收到了2000多封信函,同時也收到各地寄來的紀念毛澤東主席的書法、繪畫、詩詞、著作等作品共1000多件,為此,他們還於2000年、2003年、2004年在南昌、長沙、福州等地舉辦了四次大型收藏展。每每見到有關毛主席的書籍或紀念品時他們都要買,如今收藏量已經很可觀了。
照片已經把要說的話都說了,似乎沒什麼可評價的了,但詩人們還意猶未盡。僅摘幾段藉以抒情:
毛澤東:《七律·到韶山》
別夢依稀咒逝川,
故園三十二年前。
一幅照片,一樁姻緣(2)
紅旗捲起農奴戟,
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煙。
臧克家:《毛主席戴上了紅領巾》
毛主席戴上了紅領巾,
少先隊裡高大的人,
笑的風要把人身撼動,
紙面上彷彿聽出了聲音。
…………
毛主席戴上了紅領巾,
千言萬語笑裡尋,
這笑就像對少年們說:
世界屬於你們也屬於我們。
這次訪問的波動是如此之大,不僅詩人們大發詩興,後來作家周立波還寫了一篇散文《韶山的節日》。這篇散文後來被“四人幫”批了好幾年。文中提到的羅瑞卿也被整,直到“文革”結束。理由是文中提到了毛澤東的前妻楊開慧,這就犯了江青的大忌。周立波描述道:
1959年6月25日晚,毛澤東同志在羅瑞卿同志和其他同志的陪同下,來到了自己的故鄉湖南湘潭韶山沖。這一天成了這個山衝的真正的節日。大家站在韶山招待所門前那塊細沙地坪裡,用歡呼、拍手和男女樸質懇切的笑談來迎接自己的親人。第二天,毛主席起來後洗完臉就往外走,也沒說去哪裡,羅瑞卿等人就跟在後面。主席到了山頂,在一個長滿茅草的小墳前面停住了,大家看了墓碑,才知道小墳是領袖父親和母親的合葬墓。事先大家都不知道毛澤東同志要到這裡來,連紙花也沒帶一朵。幸虧有位青年同志頭腦還算靈活,他在近邊折了一些松枝,用野草捆成一束,交給主席,毛主席從容地獻到墳前,在肅穆的空氣裡鞠了一躬,大家也鞠了一躬。到達山下,毛澤東同志隨即去視察韶山學校。
學生們從各個角落各個課堂一群群湧出,歡呼、拍手,把老人家團團圍住。賓主都笑得那麼開懷,那樣盡興。戴著紅領巾,毛主席被孩子們的笑臉簇擁著,照了一個像。
侯波那次跟著主席拍了不少照片。有主席給父母上墳的,有去學校的,有參觀工廠的,當時拍的就是黑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