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淨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愛他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應首先問究竟感情是什麼?
剛才說過,感情是情志變化的一種表現模式。人的感情很雜亂,女人尤其容易感情用事,因為這涉及她們的腦結構。簡單而言,影響我們情緒流動的部分叫腦邊沿系統(limbicsystem),可以不經大腦,直接指揮由情緒產生的身體反應。例如,我們看電影時,往往會被煽情的情節勾起眼淚,這種感動的反應,實際上跟我們真實的心情無關。我們哭,只是因為某部分劇情或對白勾起了我們過去的情緒記憶,那個記憶甚至可以是集體的記憶,借其他人的情緒轉嫁到自己身上。悲劇的重要功能就是這個:勾起我們同情共感的悲傷,藉此淨化心靈,發洩完就像洗滌心靈一樣舒服和清爽。所以,作為一個編劇高手,當然會知道觀眾的情感弱點,擊中要害便能贏取認同和收視率。好萊塢電影在這方面最精確,能專業地計算每一個情節應如何帶動觀眾的情緒,每隔多少分鐘便要來一個笑位、一個驚險場面,到哪裡應有高潮或反高潮,務求在百多分鐘內刺激觀眾的情緒細胞,像做夢一樣精彩真實,有笑有淚,戲如人生。
人的感情是很容易流露,因為它可以獨立於大腦的控制,所以無須理性和真實的支援也能出現,讓我們在看悲劇時產生“真實”的難過感覺,深信自己確實很傷心。所以,感覺、感情可以很真實,同時可以很虛假。
我們現在可以一起玩一個遊戲:先合上眼睛,想一件最令你傷心,哭得死去活來,甚至是一生最不幸的事。仔細想想發生時的情景,聽到的說話,看到的表情……
瞧,不消一分鐘,眼淚已經湧現了,心在抽痛。真的好傷心是嗎?歷歷在目的傷痛像復活一樣逼真。
原來人的情緒是那麼脆弱,容易失控也容易催生。只是一個實驗性的遊戲,我們的痛苦記憶或想象已經足夠讓眼淚不受控地流出來,心在抽痛,勾起不快樂的情緒。事實上,剛才想到的那件事情沒有再次發生,我們也很清楚那是過去的事,現在活得好端端的,可是我們會馬上把那件傷痛的事扣緊在當下的心情上,覺得自己真的很可憐,真的很痛苦,不應發生的卻發生在自己身上,到現在還是無法放下,情緒馬上被這剎那的壞記憶打擾了。喂,醒來吧,這只是情緒記憶發揮作用罷了。
我們知道,我們明白,可我們就是做不到放下,看現在,向前看。
感情本來是中性的,但我們要求過多,依賴過多,便會變成慾望,難以得到滿足,所以感情會生病。最容易在感情上體現病情的便是在關係中。性別要求、婚姻、家庭、子女、權力、性慾……大部分的愛情問題都出在關係上,而非愛。
第一講誰是另一半(6)
必須先搞清楚我們表露的感情是愛還是慾望。愛是包容,欲是佔有、剝削、要求、判斷、計算和功利。感情和慾望都是脆弱的,執著的,缺乏自信,容易受傷,也容易去傷害。
感情用事很容易,堅定地愛卻很難。
另一半就是你自己
尋找另一半一個最諷刺的結果是,當我們以為找到另一半時,又迫不及待要對方變得和自己一樣,變成自己的一部分,合二為一,這是愛情辯證法:將“你”和“我”正反合一,融合成新結晶。當你不再是你我不再是我時,悲劇才正式開始,因為在整合的過程中,我們一廂情願把兩個一半都毀壞了,各自都受傷,為的只是追求“完整”的概念。
我們只關心另一半神話的上半部,卻忽略了下半部。讓我把鮮為人關心的神話的下一半說完:當人找到最合拍的另一半,忘形地要把對方合併到自己的缺口上去時,卻發現老是合不上。
當你想找一個以為配合自己的另一半時,其實忽略了一個重點:你已隨著歲月發生改變。十二歲的你跟二十歲的你,三十歲的你跟四十歲的你不會追求同一事物!人長大了,品味、要求、需要都會改變,你所追求的東西也會改變。原來,人忘記了在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中,自己那一半以自己的方式和命運過著自己的生活,另一半也跟隨他自己的方式和命運過著自己的生活。你十年前需要的另一半跟現在需要的另一半條件已經不一樣。大家都在各自改變,已無法變回等候複合的所謂“原來”的那一半了。
歸根結底,這是自我分裂的問題,每個人都一樣:要找一個人迎合自己當下的需求,滿足自己當下的慾望,彌補自己當下的缺失,一旦以為已經找到了,愛情悲劇便弔詭地展開。因為,你忘記了你每一刻在變,你的要求也在變,你的改變卻不可能跟對方的改變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