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佛法修學概要》最快更新 [aishu55.cc]
六、成道相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六頁。我們講到第六段成道相。這一科講到教主略史,就是我們介紹釋迦牟尼佛一生簡略的歷史。在佛法當中,把我們的生命分成兩部分:一個是相狀;一個是道理。一個是“相”;一個是“道”。所以古人就把佛陀的一生叫作“八相成道”。
我們學習佛陀一生的歷史,要掌握兩個重點:一個是相狀;一個是它背後的道。相狀是生滅的,是變化的;但是這個道理,是永恆不變的,是一種真實的功德。我們必須要透過相,才能夠覺悟到道,所以叫“借相悟道”。
比方說黃金,你可以把黃金做一個杯子,它出現杯子的相狀,杯子的作用;你也可以把黃金塑造一個佛像,它有佛像的相狀,佛像的作用。儘管這個相狀是變來變去的,但是本質都是黃金,這是不能改變的。所以從佛法的角度來說,佛陀所宣說的法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引導我們從生命的現象當中,去覺悟這種不生不滅的道理,你就成功了!
我們看佛陀的歷史,既然佛陀是示現來人間,他肯定是在宣揚他的佛法,宣揚他的道。這個當中有八個相狀,八個相狀有三種道:第一個安樂道;第二個解脫道;第三個是菩提道。佛陀的一生他用八種相狀,來啟發我們安樂道、解脫道、菩提道。
首先我們看佛陀的安樂道。
佛陀前面四個相狀:從入胎、出生、童子相到娶妻、生子,我們看到佛陀表現出來的是非常地快樂。佛陀出生在一個王族的家庭,父親是迦毗羅衛國的國王,他父親為他蓋了春夏秋冬四個宮殿讓他輪換著住。他娶了印度第一美人耶輸陀羅,所以不管是物質的享受,還是感情的受用,都顯現一種安樂的相狀。
這個相狀後面,一定有一個道在裡面。這個是什麼道呢?安樂道!就是因果的道理,事出必有因。這個果報會在佛陀的生命中出現,表示佛陀多生多劫,是經過佈施、持戒、忍辱,積集善業所招感的。我們一般人看到一個相狀,就開始分別,開始打妄想——喔,這個人長得很莊嚴!我們就羨慕,嫉妒。其實你看到這個人莊嚴,莊嚴從忍辱中來,我們要看到,這個人是比較能夠忍讓的,遇到事情不容易跟人家爭執的。看到這個人很富貴,我們可以肯定這個人過去生是歡喜把他的物品跟人家分享的。所以一個佛弟子看到一種相狀,他馬上會覺悟到背後是有道的,事出必有因。
我們看到,佛陀的前面四種相狀是非常地快樂,可以肯定知道,佛陀是過去生長時間積集善業,所以他來人世間的時候,不是生長在一般的家庭,他生長在一個大富貴的境界。這是第一種道——安樂道。佛陀的出生到結婚生子這一塊,我們判作安樂道。
我相信一般人學佛,是很容易進入到安樂道,我們相信善業一定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一定招感痛苦的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我們也相信人生是有真理的,生命是有軌則的,這是第一種道,這個道對我們一般人不難。
最嚴重的是,我們現在要邁過的第二個道,就是從安樂道提升到解脫道,這個檻很多人邁不過去。這個檻你邁不過,你就很難往生了。你只能做一個世間的好人,不能成為一個出世間的道人。所以,從安樂道到解脫道是一個關鍵,非常關鍵!我們看看佛陀是怎麼做到的。
佛陀一開始在這種快樂的世間,我們看他享受色味之間,在經典上說,佛陀一開始也是陶醉在這種快樂的果報,但是他後來見老病死,悟世無常。佛陀看到了三種相狀:老,你一個人福報再大,你一定會衰老。衰老的時候,你吃什麼東西都不快樂了,破壞了你的快樂;病痛,生病的時候,你受用再好的東西,也不可能出現快樂的感受,所以病痛也破壞你的快樂;死亡到來的時候,那更別說了,“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死亡的時候,所有的果報全部破壞了,你將失去一切。
佛陀跟我們有什麼不同呢?我們生長在快樂的環境,佛陀也生長在快樂的環境,但是佛陀能夠從快樂當中覺悟到更深的道理,他知道這種快樂是無常敗壞的,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
如果世間的快樂是安穩的,佛陀不要我們求生淨土了,這個地方就是淨土了。佛陀要我們離開娑婆世界,去找另外一個地方,所謂的極樂世界,肯定有原因。我們不能夠說娑婆世界完全沒有快樂,這的確是不合理的,娑婆世界的確有一些快樂,我們也同意。但是娑婆世界的快樂充滿了太多陷阱,太多過失。
我們先不要講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