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佛法修學概要》最快更新 [aishu55.cc]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學員,阿彌陀佛!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二十八面。
我們講到正宗分的第二個大科,乙二,正見篇第二。
佛教的因緣觀,所謂“諸法因緣生”。這個觀念,如果是套用在修行上,說明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我們的修行的過程是很重要的。比方說我們佛弟子去造了一個善業,外道也同時跟我們造了同樣一個善業,但這兩個結果是不一樣的。一個慈善家或者是外道、其它的宗教,他造了一個善業,這個善業的力量會引導他到天上享受安樂的果報,但這個果報享受完以後,就完全消失掉了。這個善業對他來說,只是生命當中增加了一個美好的夢境,如此而已。
但是佛弟子造了一個善業,這個善業也會把這個佛弟子帶到天上去享受快樂,但是這個力量沒有消失掉,他來到人間時,會繼續親近三寶,這個善業的力量會引導他繼續地修學佛法,繼續地趨向於無上菩提,因為這兩個人坐在一個不同的車乘。我們可以這樣講,你如果沒有學佛,你很難造作一個業力把你帶到三界以外,你不可能乘到一個超越三界以外的車乘,不可能,你不管做什麼業都不可能了生死,不可能。
為什麼會有這樣差別呢?因為過程很重要。佛弟子在造善業的時候,前面有一個理觀智慧的引導,他有觀照的智慧,就像這個車子它有馬車,它有馬在引導這個車子,那麼理觀的智慧引導就造成我們在種下這個業因種子的時候,這個剛開始種下的業因就不一樣了,自然長出不同的水果。
理觀的智慧,在整個我們《佛法概要》來說主要有三種的功德力,就是引導力、安住力、調伏力三種功德力,這三個功德力都跟智慧有關係。那麼我們前面第一堂課講到了發菩提心,就是說你在修學善業之前,你必須把善業的前面安上一個很重要的馬車,就是我們未來的願景,一種往生淨土的願景,一個成佛的願景,你才能夠讓這個善業未來對我們會產生一種往生淨土、圓成佛道的一個引導。
關於發菩提心的引導,省庵大師講到兩點非常重要,上一堂課已經講過,我們再複習一下。第一個他講到“心真則事實”,第二個他講“願廣則行深”。我們一般人很難發起一種真實的心,很難,我們一般在修學善法都是虛妄的,虛妄的心,雖然是善念,但是虛妄。
什麼叫虛妄呢?什麼是真實呢?《楞嚴經》的定義就是說,你這個心發出來,只要你要靠因緣的力量來支援你,你要靠外境的環境來支援你,你的心全部是虛妄的,不真實的。
比方說我要有錢我才可以佈施,這種心虛妄,你是帶條件的;我要有時間我才可以來聽經,虛妄;我要沒有人干擾我,我才可以提起佛號來唸佛,這個唸佛的心虛妄的。
為什麼你假借外境產生的造業力是虛妄呢?因為《楞嚴經》說你的心剛開始成立的過程是你跟外境借來的,你要假借很多的因緣,你這個心才能夠發動出來,那你這個心是不得做主,就是說你這個心要假借外境的因緣來支援你,就好像說你今天有一千塊,但是你這一千塊呢,你跟某甲借三百塊,你跟某乙借三百塊,跟某丙借四百塊,結果你一塊錢都沒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造了那麼多的善業,我們現在還在流轉,因為我們沒有發過一個真實的心,我們過去生所有的修學都是帶條件,所以外境把你要回去的時候,你借來的東西,你總得還吧。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這個外境是由業力變現的,你只要跟外境借來的所產生的力量,你就受業力的繫縛,因為這個外境是由業力主導的。所以很多人唸佛,平常念得很好,到臨命終生死關頭現前時,他這個佛號衝不上去,因為他因地在唸佛時,他的佛號、他念佛的心就帶有條件。外在的環境不是你說了算,你帶了太多的條件,臨終時條件不會具足的。這就是為什麼你臨終時佛號提不起來,因為你平常唸佛時帶太多條件了,你跟人家借太多東西了,人家臨終不見得會借你,關鍵在這裡。
所以“心真則事實”,我們今天發了菩提心,不管外境怎麼樣,我一定要往生淨土!我一定要圓成佛道!它是超越一切的因緣。這種心力才會在臨終時幫助你超越生死。
我希望我們今天是培養一個不帶條件的內心。因為你不知道自己臨命終會發生什麼事。你不能假設身體健康時才唸佛。你臨終時身體不可能健康,你在加護病房插滿了管子,一定有很多痛苦的感受刺激你。所以臨命終時,如果有志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