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福報,你現在有涅槃的功德,不需要這種人天福報。就像你有摩尼寶珠,不需要吃糖果了。”象護說:“我也不喜歡它跟在我身邊,但我沒辦法。”佛陀說:“你跟它說三遍‘我生已盡,梵行已立,至今以後,更不需汝’。”說三遍以後,金象就消失了。
消失以後,有比丘就問佛陀:這個象護他為什麼有這個因緣,能夠得到金象,得到這麼大的福報,又出家,又成就阿羅漢果呢?佛陀說:過去在迦葉佛時代,有一個居士,在共修時繞佛,繞到那個當來下生的釋迦牟尼佛。諸位知道賢劫千佛要來到人世間之前,都是乘六牙白象來投胎的。他就是在迦葉佛時,預先把釋迦牟尼佛即將投胎的像供起來。這個居士在繞佛的過程當中,看到釋迦牟尼佛的佛像跟他所乘坐的六牙白象已經剝落了,不莊嚴了,他就發心請水泥工把它重新修整,又把它打上一層薄薄的金片,打完以後他就發願:第一,願我生生世世得到富貴;第二,願我有一天能夠成就菩提。他發了兩個願,所以他在來生當中就成就了象護的功德,另一方面,能夠遇到佛法,出家成就阿羅漢果。
諸位要知道,皈依是要發願的,我們很多人都只有信心,不對啊,要發願!你們要受過五戒或者菩薩戒就知道了,所有的戒體都是在三皈依時發願,面對整個三寶的境界: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化。你要發願的。皈依三寶的意義就是:希望總有一天,成就三寶一樣的功德。
所以我們皈依佛,諸位!我們佛弟子跟其他宗教不一樣。其他宗教皈依他們的上帝、他們的神,沒有人敢說我有一天跟上帝一樣,沒有人敢這樣講,只有佛教可以。所以我們皈依佛,除了我們恭敬禮拜以外,很重要的是你要發願:總有一天跟佛一樣。你要有這種咒愿力。因為你今天面對的是三寶的真實功德,你所發的願就使你生命中有一種力量來引導你,除了你造惡的力量,另外有一個正面的力量來牽引你了。冥冥當中,當你造了惡業以後,你就覺得你心不安,因為有一個力量不同意,這個就是你生命的改變。
以前我們造惡是理所當然,這個最糟糕了!把造惡當作理所當然,你那個業力就特別堅固。我們現在造惡感到弟子心不安,這個是非常好,因為表示你的心中有兩種力量:一種是邪惡的力量;第二種是光明的力量。所以我們不斷親近三寶,表面上我們是在供養三寶,其實你是在栽培內心的力量,借相修心,你的內心產生一種理體三寶,而且如果你能夠發願,那這種力量更大了。
所以,雖然我們現在的內心充滿了妄想跟業力,但是沒關係,你要加強你的光明。在菩薩戒上說,受了菩薩戒的人,你每一天都要至少拜一拜佛,至少稱念一句三寶的功德,口業的讚歎,讚歎僧寶。就是你每天都要跟三寶見過一面,三寶要在你的心中走一趟,因為三寶一旦離開你的心中,你就完了!因為他是我們心中的皈依,是我們改變生命、改造生命的一個依靠。這個地方就說明,這是了生脫死的唯一方法,因為我們自己已經沒辦法改變自己了。
所以,我們在整個修學當中,先依止事相三寶,然後再創造內心的理體三寶,最後我們從理體三寶當中,開始產生滅惡生善而轉凡成聖。
戊一、五戒分二:己一、正示戒相;己二、懺悔方法
己一、正示戒相分五:庚一、不殺生;庚二、不偷盜;庚三、不邪婬;庚四、不妄語;庚五、不飲酒
我們看下一科。
前面的三皈依,它不應該只屬於人天乘,它是應該共於五乘。整個五乘的修學,如果離開了三寶的功德,離開了三寶的引導,就是外道法了。宗喀巴大師就是這樣講的:你所有的修學跟三皈依不相應,就是外道法。
我們看真實的人乘,開始是五戒。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正示戒相;第二段懺悔方法。正示戒相當中分成五段: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庚一、不殺生 分五:辛一、解釋名義;辛二、具緣成犯;辛三、犯戒輕重;辛四、開緣情況;辛五、持犯得失
辛一、解釋名義
首先我們看不殺生。
先解釋什麼叫殺生,解釋它的名義。請合掌,我們念一遍。
首先我們把殺生這兩個字作一個定義,就是斷絕有情的生命。一個有生命的東西,你把他斷絕了,這叫殺生。什麼叫作有情命?什麼叫作生命呢?這個地方有定義的。從出世到後世,就是從一個生命體他開始投胎,也就是父精母血成立以後,這個就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