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佛法修學概要》最快更新 [aishu55.cc]
丁二、天乘分三:戊一、十善業。戊二、四禪定。戊三、四空定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七十七頁,這是五乘裡面的第二個法門,天乘法門。
大乘佛教把我們眾生生命的現象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叫作 本來清淨;第二個部分,叫作罪障凡夫;第三個部分,叫作功德莊嚴。
首先我們先談談生命的第一個部分。這個本來清淨,就是我們還沒有開始流轉之前身心的相貌。這個相貌在大乘佛教裡面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家。這個本來清淨,在整個大乘佛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我們要不斷憶念我們的本來面目,把心帶回家。
在《楞嚴經》裡面,它從三個角度,空假中三觀,觀察我們一念心性。從空觀的角度,就是說我們一念心,本來無一物,離一切相,這是空觀。假觀就是說,它雖然清淨,但是它具足十法界染淨諸法,它有六凡法界的雜染法,也有四聖法界的清淨的法,所以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就是說,即空,它清淨本然,但是即假,它又具足染淨諸法;雖然具足染淨諸法,它又清淨本然。即中,就是空有的結合,空有無礙。這就是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叫本來清淨。
我們在這個階段,後來出了一個什麼差錯呢?叫作一念的妄動。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到《法華經》才講說,我們離家出走。我們認為向外攀緣,會給我們帶來快樂,所以我們從一念清淨本然的心開始一念妄動以後,就產生六根、六塵、六識,六根攀緣六塵,然後創造了六種感情。這個時候,我們就失去了本來面目,就變成現在這個德性,充滿了煩 惱跟罪業,變成罪障凡夫。所以我們的生命,是一念的妄想創造出來。我們當初就是一念的妄想,離家出走了,才有現在無量生死的果報。
當然,我們長時間在三界流轉,也就會得到很多痛苦的教訓。所以我們知道這個流轉是不對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的宗教會設立,或者說九十 六種外道會出現。佛陀出世之前,印度就有九十六種宗派。很多人都已經知道,在三界流轉是有問題的,試圖要解決生死流轉的問題,當然都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
直到有一天佛陀出世了,佛陀宣說了正法,所以我們從一種罪障凡夫要轉成功德莊嚴,關鍵在於皈敬三寶。在皈依三寶當中,最關鍵的就是皈依法。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有些人是進步很快,每一年都在進步;有些人是沒什麼進步,十年前是這樣,學佛以後還是這樣子。這個關鍵就是有些人沒有皈依法。有些人對佛有信心,有些人對僧寶對出家師父有信心,但是他不學習佛法,這是非常不吉祥的事情。因為你沒有修學佛法,就不能產生生命的改造。
所以三寶的正式皈依是皈依法。這個法有兩個:一個是教法,教理之法;一個是行門之法。教理之法,我們前面講過很多了,就是理觀,對道理的理解;行門之法,就是五乘的修學法門。我們從一個罪障凡夫,要能夠變成功德莊嚴,一定要靠法的燻修,用法門來熏習我們內心,清淨的這一部分讓它顯現出來。雖然我們本身也具足了五乘的功德,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這是假觀,但是必須要假借法門的燻修,才能夠顯現,才能夠受用,否則它只是一個潛在的功能。
我們今天,談到的這個天的果報,它就是透過天乘法門的燻修,而出現了整個天界的安樂果報。這個天界的果報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
在進入正題之前——一般佛教都是先講果報再講因地,先用果報來攝受大眾。前面的五戒,它的功德相是一個人。這部分我們就不說了,因為大家也都看到身為一個人的貧富貴賤。
這個天,我們先講欲界天,在經論當中講到有六種功德:
第一種,他的色身清淨。色身的清淨在經論上說,從兩方面來觀察:
第一,他的受生。我們人道的果報是胎生,我們要假借父精母血,要住胎十個月,所以說這個色身一開始的緣起就不乾淨了。天人是化生,當天人的果報要在天界出生的時候,他往往是在一棵樹下突然間無而忽有,突然間出現,像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但是他一旦接觸到天的飲食以後,他是快速長大,馬上變成成人。所以天人兒童的過程很短暫,他馬上就能夠享受天人的快樂,因為他是化生。
第二,我們從他的飲食來說。我們人道的飲食是有渣的,吃東西有渣就有大小便的排溺;天人的飲食是完全沒有渣的,他喝一杯牛奶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