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子的問話,引來殿中朝臣們心中的一陣激盪,終於要開始了。
不過卻沒有人馬上接話開口,殿中反而一陣靜默。這靜默讓崇禎有一剎那的疑惑,難道劉鈞在朝中人緣如此之好?
倒不是劉鈞人緣好,要不然也不會有無數彈章飛上御案了。只不過,人的名樹的影,劉鈞畢竟是本朝的一個異數,二百餘年大明朝,還從沒有出過他這樣的人物。一時間,沒有人第一個站出來。
畢竟,劉鈞雖然才二十來歲,卻還有著一個閻王爺的混名。
殿中的沉默讓崇禎臉色有些難看,一個個飛章彈劾,措詞激烈,可真的讓他們開口了,卻又一個個縮在後面。崇禎目光在殿中臣子身上掃過一遍,最後沉著臉望向劉宗周。
“劉卿,你是左都御史,九卿之一,言官之首,職責專屬糾察、彈劾百官,辯明冤枉,提督各道。”
劉宗宗位居二品,與六部尚書、通政使、大理寺卿並稱大九卿,地位崇高。因此,一般情況下,都御史雖是言官之首,但卻不能冒然出手的。彈劾博擊之事應當讓那些地位不高、資歷不深、年紀較輕、顧忌較少的官員去幹。用明太祖的話,是應該建立一種“以小制大,以下制上,大小相制,上下相維”的監察體制。也正因此,大明才建立了一套被稱為“科道”的監察系統。
可是現在,崇禎卻直接點了劉周宗的名字。
崇禎的話語裡帶著些嚴厲。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那就沒有什麼可再猶豫的,他依然還信任劉鈞,可劉鈞已經表現出了一些不好的苗頭,他必須加以遏制,提前控制。在他看來,這其實也是對劉鈞的保護。
劉鈞是把鋒利的刀子。但必須掌握好了,絕不能反傷。
劉宗周私下裡也讚賞過劉鈞,認為劉鈞天縱英才,不但會練兵會打仗,還不僅僅於兵事擅長,還懂經濟,他很支援劉鈞弄出來的清理衛所整頓屯田,以及開放海貿修建海關,徵收商稅等政策,認為這是富國之策。也支援劉鈞的整編新軍,移民臺灣,認為這是強軍富民之舉。
不過讚賞歸讚賞,一碼是一碼。正因劉鈞如此全能多才,劉宗周越發的反對讓劉鈞繼續在遼東統兵。他認為遼東三鎮並不需要劉鈞親自坐鎮,應當把劉鈞調回京師,不論是讓他訓練京營,還是入朝為官,都強過讓他繼續統領遼東兵馬。
“回陛下。楚國公屢立功勳,自率軍東征,屢戰屢捷,收復失地千里。奪回大明百姓數十萬,又下朝鮮、日本,讓二藩國重新歸服,功高當賞。目前遼東戰局平穩。臣以為並不需要楚國公繼續留在遼東。況我朝祖制,以文馭武,楚國公爵尊品官。若繼續留在遼東,不利於督撫統領遼東戰局。”
這番話劉宗周還是有所保留的,他反對劉鈞繼續統兵,是為防範未然,劉鈞現在而言,雖也有消極避戰,跋扈囂張之嫌,可劉宗周認為劉鈞也是有大功於國的,不能因為這戰過錯,就一棒子把人打死。
王承恩站在天子身側不遠肅立著,聽著劉周宗一板一眼的說著劉鈞勞苦功高,絲毫不提劉鈞避戰跋扈之事,心道這劉宗周倒也還不枉正人君子之名。
王承恩如今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同時還負責京營軍務,自曹化淳走後,已經坐穩了宮內第一太監的位置。手握批紅之權,王承恩更深得崇禎信任,日夕不離跟前。他很清楚皇帝對此事的底線,皇帝既擔心過於放縱劉鈞,以後難以控制,但又並還未失去對劉鈞的信任。
這一次,皇帝並不是要處置劉鈞。那些打著想要一棒子打倒劉鈞的人,註定是要失望的。
劉宗周說了一通,但都沒有彈劾劉鈞,反倒是多次提到劉鈞的功勞,話裡話外都沒有對劉鈞下手之意,反倒是提議皇上要重用劉鈞,應當把劉鈞召回朝中,委以要職,而不僅是留在遼東。
崇禎耐著性子聽完劉宗周的話,並不置可否。
沉吟片刻,皇帝把頭轉向周延儒,“首輔,你覺得呢?”
周延儒是巴不得從重處置劉鈞,若是能降個罪就更好了。可劉宗周這個老倔驢最先開口,卻說了那麼一通話出來,哪像是彈劾,倒像是論功。現在皇帝問到他,他身為首輔,雖是此次彈劾劉鈞的幕後推手,可卻不想當著眾官的面親自衝鋒在前。
“臣以為,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將在外,必須審時奪勢而行。楚國公在遼東征戰半餘多,大小數十戰,收復旅順、鎮江兩府,救出被奴役百姓數十萬,還使得朝鮮、日本歸復,這功勞無人可比。如今雖有消極避戰之嫌,但若是以此追究罪責,非是優待功臣之法。至於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