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太極廢除了舊有族名,定族名為“滿洲”。
次年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將瀋陽尊為盛京城。
不過現在,這一切恐怕不太可能發生了。
八旗兵的制度與大明的囤田制度差不多,丁壯平時皆民,戰時皆兵,
只不過,相比大明的囤田軍戶,八旗兵的戰鬥力可就強悍太多了。
這是因為,女真人乃是遊牧民族,民風彪悍,大多數人乃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從小便擅長騎射。
正如當年的成吉思汗,率領著閃電一般的蒙古騎兵縱橫萬里,一直打到歐洲。
對於大明軍隊來說,這是不可想像的。
畢竟,大明軍隊一出征便浩浩蕩蕩,糧草運輸便是一個大問題。
但是蒙古騎兵不需要攜帶糧草,打到哪裡,哪裡就是他們的糧倉,也就是以戰養戰之法。
女真人也採用了以戰養戰這一套,騎兵來去如風,講究速戰速決。
某種程度上講,這也算是一種特種作戰的雛形。
也正是因為如此,方才屢屢以少勝多,打得大明軍隊士氣低落,以至於不敢再正面抗衡,只能不斷地加固城牆防守。
但這一次,雙方局勢卻發生了一個顛覆。
進攻一方是大明,後金變成了防守一方。
這,也正是許長安採取的策略。
從京城出發之際,他就沒急著行軍,一直不急不緩。
到了錦州之後也沒急著率兵征伐,在城中足足待了七八天,美名其曰養精蓄銳。
其實,這是故意給皇太極時間調兵回防。
許長安相信皇太極絕對沒膽子前來攻打錦州。
畢竟,之前就沒攻下來,更不要說現在他還率了五千兵馬駐紮在城裡。
這日上午,許長安終於率部浩浩蕩蕩離開錦州,一路往東行進。
他將隊伍分成了左、中、右三路,分頭攻打沿途的八旗部落、關卡、馬場、城池等等。
這一次,許長安可不怕後金再玩什麼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打法。
一來,除了主力部隊之外,他還派出了一百多名精銳,分頭去搜尋以及殲滅敵方的斥候。
如此一來,對於後金一方的情報收集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二來,在錦州休養之際,許長安已經秘密派人潛往瀋陽一帶,蒐集敵方動態並及時回傳。
根據回傳的訊息,後金主力軍已經陸陸續續抵達瀋陽城。
沒有了主力軍的阻擾,沿途還有誰能阻擋許長安一行人馬的攻勢?
別說一路人馬一千多近兩千,哪算只有一百來號人,也能將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後金最大的依仗乃是彪悍的騎兵,與大明的常規軍隊作戰,的確佔據極大優勢。
但是,騎兵再快,能快得過炮彈?快得過子彈?快得過火箭?
更不要說,還有什麼轟天雷、火焰彈、連發弩箭什麼的。
不說別的,單說轟天雷,對於騎兵來說就是一大噩夢。
一枚轟天雷扔過去,不僅人仰馬翻,而且巨大的動靜也會令得戰馬受驚,導致隊伍變得一片混亂。
搞不好沒被炸死,卻被摔死或踩踏而死。
一路上,三路人馬堪稱催枯拉朽、犁庭掃穴,一路高歌猛進。
此行,許長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採取了以戰養戰的打法。
如此一來,便不用攜帶糧草,方便行軍。
短短十餘日,三路人馬已經挺進了四百餘里,距離瀋陽城越來越近,嚇得皇太極一行人坐立難安,成天聚在一起商討對策。
眼下里的局勢,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有史以來最為艱難的抉擇。
因為,這一次他們將要面對的並非大明朝的普通軍隊,而是威名赫赫的錦衣內衛。
對於錦衣內衛的戰鬥力,以及大明朝的新型火器,皇太極還是瞭解一些的。
雖然沒有正面交過手,但那些倭寇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不是被錦衣內衛打怕了,那些倭寇也不至於流竄到高麗,流竄到遼東來找他談合作。
八旗旗主意見不一,有的主張主動出擊,有的主張以守為攻,有的則主張派精銳騎兵半夜偷襲。
商量來,商量去,意見始終難以統一。
就連一向果斷的皇太極,這一次也難以下決斷。
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一仗一旦輸了,便永遠沒有崛起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