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伐楚兵敗之謎 (第2/3頁)
為月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恬之軍會師的時候,發生了意外。
項燕所率大軍,在連續三天三夜不停息的尾隨之下,大敗李信所在的軍隊,攻破軍營兩座,斬殺都尉七名,使得最後李信只能夠率軍匆忙逃離。
此事,最後引得嬴政大為震怒,使得只能夠其匆忙到頻陽之地,去請求王翦復出,收拾眼下的這個爛攤子。
王翦倒是不負眾望,率領秦軍大敗楚軍,將那為首的將領項燕斬殺於蘄地。
等到一年以後,以誘敵之計,將楚王俘虜,楚國就此滅亡。
在這一戰中,李信本該繼續揚名立萬,一路凱歌,但是就此兵敗,使得自身一世英名被毀於一旦,實在是可惜。
若是光看這些,再結合李信和王翦所說的兵力之事,似乎就是李信的錯誤。
實則不然,在這其中昌平君的反叛秦國,使得李信之軍被昌平君和項燕之軍兩面夾擊。
在這樣背腹受敵的情況之下,李信能夠率軍突圍離開,也是很厲害了。
只不過,許多人根本沒有看明白其中的問題,便是極為主觀的認為李信輕敵冒進,以此才使得秦軍大敗,卻是沒有人對那昌平君突然的反叛情況,多有話語。
主要是這位昌平君的身份,實在是特殊。
對方乃是楚國公子,來和項燕之軍聯手對付李信之軍的話,似乎很正常。
但是,回到昌平君這個封號上,便是能夠知道對方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此人最為出名的,自然是在奉命同昌文君一起平定“嫪毐之亂”,擔任著秦國的相邦。只是,在新鄭反秦之亂的爆發以後,後面被嬴政派往了楚國都城陳郢,以安撫當地的楚民。
畢竟,對方的楚國公子身份,還是很有用處的。
只是,這個決定便是使得李信之軍遭遇大敗的主要原因。
沒有昌平君在李信之軍的背後都城陳郢叛亂的話,何以被切斷糧道,最後落得被項燕之軍尾隨三天三夜,遭遇大敗呢。
李信本身的領兵才能,根本沒有可以懷疑的,至於輕敵冒進更是扯淡。
試問,下意識之中認為的昌平君乃是秦國之人,不存在反叛的可能,那麼李信如何會平白無故地去懷疑這個昌平君?
沒有可能啊。
怎麼說,這位昌平君在李信成名之前,就有在嬴政贏得政權的事件中,有著很大的功勞。
若是沒有昌平君叛亂這件事情,李信根本不可能在攻伐楚國的征途之中,嘗試到打敗仗的滋味。
而嬴政這邊,也不至於顏面掃地,需要將昌平君的相關事情,進行一些隱瞞,來掩飾自己決策上的失誤。
換言之,李信的大敗,歸根結底是嬴政派遣昌平君到楚國都城陳郢的這個決策,有很大的問題。
換個沒有楚國這層關係的人,來強行鎮壓楚國都城陳郢的那些人,何以亂到這種程度呢?
這個昌平君在一群楚國人的述說洗腦的情況下,那肯定是會出現異心的。再加上,沒有人及時發現這個問題,在受到楚人蠱惑,擁立為新任的楚王之下,那麼對方從秦國大臣身份到楚王的身份轉變,也是很自然了。
從昌平君的情況,在逐漸消失的這個現象裡,就能夠明白很多東西。
很多的大臣,私下裡還可以談論關於昌平君的事情。
但是,在始皇帝嬴政面前,那肯定是沒有這個膽子述說一二的。
昌平君,以前可是被嬴政信任的人。而且,其兩層身份的轉變,也使得旁人忌憚,這樣的訊息傳出去,本就有著很多原六國貴族遷移到咸陽來,指不定會生出什麼亂子,將訊息冷淡處理,也是很正常的。
至於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關乎著始皇帝嬴政的顏面,總不能夠告訴黔首和將士們,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是他這位秦王的決策失誤吧。
所以,李信兵敗這件事情,以及其他人以輕敵冒進的帽子,給對方扣上,屬實是有些冤枉了這位英勇善戰的將軍。
趙辰想到這裡,都忍不住感嘆,以李信這一路的戰場表現,沒有那場兵敗的話,肯定是遲早會達到王翦那般高度。
儘管,後續李信沒有被嬴政重重的責罰,依舊是率領和參與了很多的戰爭,平定了燕齊,但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
沒有更多的戰場作戰,來讓李信立功的話,或許這輩子都很難觸及到王翦這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高度,被譽為戰神一樣的將領。
趙辰還是很欣賞這位將軍的,對方在率領騎兵這方面的作戰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