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青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口茶,道,“起吧。不是我這個做婆婆的對你嚴苛,宮中不比他處,你既然做了皇家的媳婦,便要事事替你們爺打算起來,豈能讓他再因你受過?可知道了?”
“還有老四,你媳婦的身子既然不好,讓人過來通傳一聲也就是了,何必巴巴的走過來?若是回頭又病倒了,額娘心裡怎麼過意得去?”
胤禛聞言,臉色一沉,低頭不語。玉齡知道他這是生氣了,連忙道,“今兒給皇阿瑪,皇瑪嬤和各宮娘娘請安,如何能省得?爺也心疼兒媳呢,是兒媳堅持要過來請安,畢竟禮不可廢。”
德妃這才滿意,神色淡淡的道,“倒是個懂事的<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行了,你們還要去別處請安,我也就不留了。”
兩人告辭,臨出門前,還聽到德妃留十四在她那裡用飯,玉齡不著痕跡的看了胤禛一眼,見他冷著一張臉毫無表情,又重新低下頭去。
活著固然好,可是這宮裡實在是規矩森嚴,讓人不敢有片刻放鬆啊!什麼時候胤禛出宮開府就好了。
可是玉齡記得,似乎一直到康熙三十七年,胤禛才出宮建府。而今才三十年,算算還有足足七年時間。
接下來去各宮請安,都是十分順利。這宮裡的娘娘們不管心裡如何想,對玉齡這個四福晉,倒都是客客氣氣,笑臉相迎。
胤禛有三天婚假,可以不必去上書房。而且成婚之後,便算是大人了,可以開始辦差。不過這些事情,皇帝還沒安排。所以請安結束,兩人又一起回了院子。進門之後,胤禛徑直去了書房,玉齡則自己進了正屋。
烏嬤嬤湊上來道,“福晉,那宋氏竟沒來請安,只遣了個小丫頭來,說是病了,著實可惡!”
宋氏?玉齡一愣,繼而反應過來,這說的是胤禛的第一個妾室。在胤禛大婚之前,她就已經跟了胤禛。自己進門,按理說她應該過來請安的。如今稱病不來,也不知究竟是真的病了,還是不想給她這個福晉磕頭。
不過她也不怎麼想見胤禛的小老婆,所以愣了一下之後,便擺手道,“隨她去。”頓了頓又說,“讓人請個太醫看看,不管怎麼說,也是伺候爺的人。”
烏嬤嬤欲言又止,最後應道,“是。”
玉齡倒是沒有什麼想法,只是她現在既然做了四福晉,自然就應該盡到責任。
目前來講,玉齡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生活目標,大概她的身份,也不會允許她有什麼大志向了。要想在這個時代好好活下去,盡好本分自然很重要。
記憶中這個四福晉的命算是不錯。活到了胤禛登基之後,被冊封為皇后,到死都掌管後宮大權。而且她死的時候胤禛還在,喪禮自然也十分隆重。真真是生時風光,死後哀榮。
也算是不錯了,玉齡想。多少人活著,追求的不就是這麼一個結果?
唯一不幸的,就是一輩子只生了一個兒子,還早早夭亡。
但這一點,玉齡還沒想好要怎麼應對。因為有一件事,令她十分忌憚:那便是歷史的確定性。
玉齡所知道的一切,都是有史記載的。她穿越到這個時代,若是輕易改變了歷史,會否因為蝴蝶效應,造成糟糕的結果,比如把後世的自己直接蝴蝶掉?若是那樣的話,此刻的她,又是從哪裡來的?
因為這種擔憂,所以哪怕是手握日記,玉齡仍舊不得不小心謹慎,萬一出了什麼差錯,那就是悔之晚矣。而如果要順應歷史,那麼胤禛的那些小老婆,恐怕也還是會一個一個的進府。
這不是什麼讓人高興的事情,她卻也不得不接受。目前來說,走一步算一步吧!
因為存了這樣的心思,所以玉齡對於自己分內的事,倒是十分盡責。尤其是跟胤禛有關的部分,他何時起身,何時安寢,何時用膳,吃什麼穿什麼,打理得十分周到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