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讓我帶你上去。”竟是做出了要背徐福的姿勢。
後面的宮人、侍從們嚇得不行。
能讓始皇陛下揹人上山嗎?那不行啊!還不如讓幾個侍從抬著上去呢!
他們哪裡知曉這等獻殷勤的情趣!自然不是幾個侍從就能替換得了的!
只不過……徐福也並不希望真讓嬴政來背自己就是了。
他不希望在這麼多人的跟前,折損嬴政的威嚴。
“不必了,我身體不大好,正巧藉此機會磨礪一番。”徐福淡淡道。
嬴政笑了笑,攬住了徐福的肩,好承住他的力氣,帶著他一塊兒繼續往前行。
若是從前,徐福早就不想登什麼破山了,但今日倒也強迫著,硬生生地登上去了。登頂之後,便有儒生迫不及待地向嬴政進言道,請嬴政選石立碑,刻以碑文,述嬴政之功績,以傳後世。
徐福聞言,並未說話。
他其實認為這樣挺好的。
留下碑文,不僅是留給後世考古一個憑據,同樣的,也是讓後人知曉,嬴政究竟如何厲害,究竟創下了何等的功績。光是這般想一想,徐福心底都忍不住為之覺得自豪。
說做便做。
嬴政點頭後,便看向了徐福,“阿福去選一塊巨石。”
徐福也不推拒,特意選了瞧上去最有靈氣的一塊,指著道:“就它吧。”
儒生們忍不住打量了徐福好幾眼,竟是有些對徐福替代嬴政選石而不滿。
徐福當然不會理會他們。
他是秦朝國師,何必拉低自己的身段去與這些人計較呢?
選定石塊後,便有儒生及工匠,合作在巨石上刻下碑文。
刻定碑文後,徐福還仔細檢驗了一遍,確認沒有哪裡不對之後,徐福的心情頓時變得更為鬆快了。
他們很快就下了嶧山,並且準備離開鄒縣,儒生們不捨錯過這樣的機會,便向嬴政進言,說起祭天地之事,有儒生道,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和遙祭名山大川。嬴政應允過後,這些儒生便自動黏了上來,跟隨隊伍前行。
徐福和嬴政離開鄒縣的這一日,縣令遙遙將他們送出了老遠,然後才不舍地迴轉身來。
見過了陛下和皇后的風采,這足以成為他這後半輩子的談資了。
之後,鄒縣中不少人都從這位縣令的口中,聽聞了陛下與皇后的恩愛,此事更被部分人刻於石頭上,記載於絹布、竹簡上,甚至有人將它當做了故事流傳下去,為後世還原這段歷史的考據提供了不少的幫助……
·
離開鄒縣後,他們便徑直前往了泰山,在泰山之上立石碑,築起土壇,舉行祭天盛典。
一路以來的好天氣,卻硬是在泰山手中被破壞了。
徐福等人下山的時候,遭遇了大風大雨,風雨迎面而來,教人們不自覺地眯起了眼。
這一場雨實在來得太突然,就連徐福都未能算到。
有儒生緊張地道:“莫非這是不詳的預兆?”
那人的確是蠢笨了點兒,而且也的確被突如其來的風雨嚇了一跳。但從他這樣大膽地開口說出來以後,他便完蛋了。
徐福都不能容忍誰胡亂這樣開口,他當即回頭冷聲道:“什麼不詳的徵兆?風雨從何處來?從天而來!方才陛下才祭過了天地山川,天上便降下了雨水,雨水為何物?為甘露!可見這正是上天也為陛下的功績所震動,又感陛下敬天地的赤誠之心,方才降下甘露。”
那儒生被徐福這樣堵了一句,面色登時有些不大好看。
而旁的儒生什麼也未說,就看著他一人出頭。
其餘的人,早就知道徐福的本事,此時聽聞,心中不由覺得皇后(國師)才是真神仙!口中說出的話,實在令人佩服不已。皇后說得不錯,這豈不正是陛下天命所歸的意思嗎?
嬴政忍不住微微一笑,轉頭滿是柔情地瞥了徐福一眼,道:“阿福說得是。”
那儒生面色已然漲成了豬肝色。
見周圍人都不為他出聲,儒生也就只有咬咬牙,將話都吞下去了。
因為風雨實在太大,山上又路險,尤其是被雨沖刷著,還有大風颳著,就更難走了。他們毫無準備,此時撞上,就只能生生淋雨了。此時那儒生瞥見了一棵大樹,他雙眼一亮,心道自己挽回顏面的機會到了!
儒生出聲道:“陛下,那處有一大樹,風雨中能巍然不動,請陛下到樹下避雨。”
旁人也跟著驚歎,“路遇這